生来弱质易飘零,谁向风前独乞灵。
我欲长绳垂地绾,莫教人误护花铃!
【注释】斋柳:指柳树。斋:通“栽”,种植。生来弱质易飘零:指柳树天生柔弱,容易遭受风吹雨打而折断或枯萎。谁向风前独乞灵:谁向风雨中独自祈求庇护?
【赏析】此诗为作者自伤身世的抒情诗。首联点出柳树被狂风催折的惨状,暗示诗人自身的处境。颔联写自己欲以长绳挽住柳树,以免它受到伤害。颈联写自己希望柳树不要受到损害,免得被人误认为是护花的使者。尾联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担忧之情,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忧思。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深沉。
生来弱质易飘零,谁向风前独乞灵。
我欲长绳垂地绾,莫教人误护花铃!
【注释】斋柳:指柳树。斋:通“栽”,种植。生来弱质易飘零:指柳树天生柔弱,容易遭受风吹雨打而折断或枯萎。谁向风前独乞灵:谁向风雨中独自祈求庇护?
【赏析】此诗为作者自伤身世的抒情诗。首联点出柳树被狂风催折的惨状,暗示诗人自身的处境。颔联写自己欲以长绳挽住柳树,以免它受到伤害。颈联写自己希望柳树不要受到损害,免得被人误认为是护花的使者。尾联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担忧之情,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忧思。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深沉。
诗句解析及翻译: 1. 一掬苍生泪,捐金欲报将。 - 注释与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哀怜之情以及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回馈社会的壮志。"苍生"指的是广大的民众,"泪"代表他们的悲伤和无助。“捐金”指的是捐献金钱,而“报将”则是表达回报的意图。 2. 去思留栗主,赛社奠椒浆。 - 注释与赏析: “去思”指对某人的回忆或思念,而“留栗主”则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人而留下的祭品
【注释】 乙卯:即元和八年(813),白居易时年五十六岁。 栗主:祭祀用的一种祭品,这里指用栗木做的主牌。 郑明经:郑处晦,字明经,洛阳人,唐德宗时任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因事被贬为端州司马,白居易作《送郑司业赴端州司马》诗赠以勉励。 【赏析】 本篇是作者在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是为郑处晦饯行的。 首联写对郑氏的怀念。“我爱两曹公”,言自己喜爱两位先贤(曹操和司马懿)。“千秋血食崇”
译文: 在水田福德祠,我年少时与弟弟藻亭一起读书的地方,现在渐渐荒废。我命令儿辈重新修缮它,因此感慨赋诗。 里巷的华丽已经改变,现在没有人愿意出钱修复了。 借着这灵光的存在,我将永远期待着神迹的到来。 衣冠整齐地尊古貌,用豚和酒祭拜众孩子们。 一瓣心香祝愿,连床记起早年时。 注解: - 水田福德祠:福德祠是供奉福德星君的庙宇,常用于祭祀祈求保佑农业丰收、五谷丰登等。 - 余少时偕弟藻亭
独坐 注释:我整天无事可做,只有在这寂静的屋子里独自坐着。 译文:我整天无事可做,只有在这寂静的屋子里独自坐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闲的生活场景,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没有任何干扰,这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愉悦。通过“无闲事”和“独坐宜”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和惬意。 茶香消世虑,书味话儿时。 注释:茶香可以消除世俗的困扰
总戎曾蓝田姻丈 连日互相酬饮 总戎是官名,蓝田县是地名,这里指总戎的亲戚。总戎是地方长官,而蓝田县是他的家乡,所以称他为"姻丈"。 连日互相酬饮:意思是说两家人连续几天都在相互宴请,进行酒席间的交流。 新缔高门匹,更番各叙亲。 新缔是指新的联姻,高门指的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家,这里的"匹"可能是指婚姻的匹配或者比喻成伙伴等。更番是指轮流的意思。各叙亲则是指双方家庭轮流邀请对方来家里吃饭
女孙归宁 已毕造舟礼,言旋正秣驹。 诗书吾望婿,棨戟将能儒。 惜别庭闱恋,归宁道路纡。 渭阳偏爱尔,相近好常趋。 注释: 1. 女孙归宁:意思是女儿的孙子要回家了。 2. 已毕造舟礼:已经结束了造船的礼仪。 3. 言旋正秣驹:意思是说回去的时候要好好喂马。 4. 诗书吾望婿: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诗书知识的丈夫。 5. 棨戟将能儒:意思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6.
注释: 水田福德祠,是我年少时与弟弟藻亭一起去读书的地方,最近逐渐荒废了,命孩子们重新修建,因此写下这首诗。 忆昔读书处,经今五十春。 回忆过去读书的地方,现在已经有五十年的春秋了。 斋庐曾借我,祠宇久依神。 我曾经住过的书房(斋庐)曾经让我借用过,祠堂(祠宇)很久以来就依靠神明。 祀社枌榆在,比邻主伯亲。 祭祀的土地庙(社)和榆树还在,邻居的主管(伯)非常亲近。 何堪风雨蚀,几欲废明禋!
【译文】 砚台上的墨汁,不是借端溪石研磨出来的;它像壶中的墨水一样凝聚。 铸造铜制的圆筒,形状像月亮一样圆润;书写时沾上薄薄的一层如雪一样的白屑。 从长江三峡流出的水,浸泡着这墨汁,使它香气四溢;一升墨汁就足够使用。 笑那些用磨盾来磨墨的人,他们磨墨时总是手忙脚乱,反复折腾。 【注释】 案头杂咏四首:指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所作的四首诗。 不藉端溪石:没有借助于端溪石的研磨作用。 壶中墨沈凝
【注释】 1、斯文:这里指儒家的学说和文化。 2、谁云缝掖尊:谁说是尊贵的呢?缝掖,衣领下缝制的褶子。 3、投餐期适馆:寄食的时候希望能有个合适的馆舍。 4、负笈:背着书箱。古代读书人用书箱装书,故称。 5、空著予冠岌(ji ):帽子上没有装饰。 6、万间开广厦:形容屋宇很多。 7、堪论:值得议论。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叹怀才不遇,有志难伸之作。 开头“世道斯文替”,直承首句
诗句解析: 1. 群盗如毛起 - 这句描述了盗贼数量众多,如同被轻拂的毛发一样迅速聚集起来。这里的“毛”字用来形容盗贼的数量多得几乎无法计数。 2. 山林聚啸多 - 描述盗贼在山林中频繁活动,发出呼啸声的场景。“啸”在这里表示声音的回响或喧哗。 3. 昼行频带剑 - 表明盗贼白天也经常携带武器行动。这显示了盗贼活动的隐蔽性和频繁性。 4. 宵寝亦横戈 - 即使在夜晚休息时,他们也携带武器
以下是这首诗《和迂谷题赠北郭园原韵三首》的逐句释义、译文及其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闲来又自种花忙:闲暇时又开始种植花朵,忙碌于园艺。 - 为借春阴奏绿章:为了借春天的阴凉,奏出绿意盎然的乐章。 - 他日亲朋重访处:将来朋友再次来访时,好让亲友认出这是郑公乡。 2. 译文: - 斋居环堵半依城,到老全无一事成。差喜青灯仍有味,时听儿辈读书声。 (我住在四面环墙的小屋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和迂谷题赠北郭园原韵三首·其三 一局残棋袖手观,园林拓地水云宽。 人间熟梦知多少,敢托高名不爱官。 接下来为您简要赏析这首诗: 《和迂谷题赠北郭园原韵三首·其三》是清朝诗人郑用锡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园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一局残棋袖手观”一句,诗人以残棋为喻,暗示自己的仕途已到尽头,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注释: 斋居环堵半依城,到老全无一事成。 斋居四周墙壁都是依偎着城墙的,到了老年却没有做成一件事。 差喜青灯仍有味,时听儿辈读书声。 幸好还有一盏青色的灯,能让人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在读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感慨。开头两句“斋居环堵半依城,到老全无一事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无奈和失望。他发现自己的周围环境都是围绕着城墙,没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注释:我随意磨墨,写下长长的诗篇,独自吟哦。这其中自有长寿的秘诀,自古以来,神仙们都是脉望长生术的。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闲暇之余,随手挥毫所成之作。诗人以自娱的心态,描绘了自己书写长诗的情景。从诗中可以窥见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他似乎想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即“兴到时将墨细磨,长笺一幅自吟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进一步深入思考
世事如今真是艰难,人心反复就像波浪。只要静守江头观看,不进滩来就不下滩。 注释: 杂咏二首:作者的一组诗作名。 世事:指世间的事务或事情。 果:确实,实在。 人情反覆似波澜:指人间的喜怒哀乐像波浪般起伏不定。 只须:只需要。 静守:静静地守候。 江头看:在江边观望。 不上滩来便下滩:意思是说,如果不去冒险,就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这里比喻说,如果不去冒险,就永远无法取得进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离筵狼籍落花辰,燕子莺哥孰主宾? 注释:在离别的宴席上,酒杯和食物散乱地摆放,落花纷纷。燕子和黄莺,谁才是主人或客人呢? 寄语东君须痛饮,十千婪尾莫辞贫! 注释:我托付给春天的使者(东君),希望你能痛痛快快地喝一杯;就算喝到了天黑,也不要因为贫穷而推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厚意。首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