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九叠张翠屏,铁色四列浮空冥。
双泉激射作云气,空蒙忽散层崖青。
须臾随风远漫灭,飞流皑皑千尺雪。
五丁力镵丹幛开,双童旄倚青壁裂。
訇然石扇凭蛟宫,洞中日日生雷风。
我来仲春气始霁,数子藤竹来相同。
红泉碧树两幽绝,千载令人怀谢公。

【注释】

芙蓉:指山崖上的花。九叠:指山崖上有九层的峰峦。张翠屏:指山崖上像屏风一样的绿色植被。铁色:指岩石的颜色,是深红褐色的岩层。四列:指山峰的排列。浮空冥:指山峰耸立在天空中,高不可攀。双泉:指两座山间的泉水。激射:指泉水从高处冲下。作云气:指泉水冲下后形成的云雾状的水流。层崖青:指山崖的颜色呈青色。须臾:片刻。随风远漫灭:指风一吹就散了。飞流:指瀑布。皑皑:洁白貌。千尺雪:指瀑布水直泻到悬崖下,如千尺雪花。五丁:指蜀地的五个神,力大无穷,能移山开石。丹幛:红色的屏障,指岩石。双童:指山间两个童子。旄:一种长柄旗,古代用作仪仗。倚:靠着。青壁:指青绿的山壁。訇然:指发出的声音巨大而响亮。石扇:指山壁上有石头形成的像门一样的开口。蛟宫:指山壁上有岩石像龙一样盘曲。洞中日日生雷风:指山洞口经常发出雷声和风声。我来仲春:我到的是春天的二月。气始霁:气候开始放晴。数子:数代人。藤竹:指山林中生长的藤类植物和竹子。两幽绝:指山林中的景色十分幽静美丽。两幽绝:指山林中的景色十分幽静美丽,与世隔绝。千载:一千年。谢公:晋朝诗人谢灵运,字季产,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永嘉太守、江州刺史等职,为东晋名臣,后人称他为“谢公”。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游滴水崖所见所感,以奇丽之景,抒怀才不遇之情。

前二句写山势高峻,色彩鲜明:“芙蓉九叠张翠屏”是说崖上有九层峰峦,如同展开的绿色屏风;“铁色四列浮空冥”是说这山崖的岩体是铁色的,而且直立于空中。这里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高山峭壁的险峻雄奇。

三四句写瀑布飞泻,气势磅礴:“双泉激射作云气,空蒙忽散层崖青”是说山间两条清泉从高处冲下后形成的云雾状的水流,使整个山崖都笼罩在一片白蒙蒙的薄雾之中,忽然间又消失了。这两句把飞瀑写得生动逼真,形象传神。

五六句写山壁陡峭,奇峰林立,气象万千:“须臾随风远漫灭,飞流皑皑千尺雪。”是说一会儿风一吹,飞泻而下的瀑布便不见了踪影。那千尺长的飞瀑,就像千百块白色的玉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一联既写出了飞瀑的壮观景象,也写出了山壁的险峻和奇特。

七八句写山洞口的奇观:“五丁力镵丹幛开”,是用《淮南子·览冥训》中“五丁力士拔山塞岳”的故事来写山洞口的景象。“双童牦倚青壁裂”则是说山洞口的两个童子倚靠在青绿色的山壁上,似乎要推开巨石。“訇然石扇凭蛟宫”是说山壁上的巨石像门一样张开,好像蛟龙居住的地方。“洞中日日生雷风”是说洞内常常响起雷鸣和旋风声。这里把飞瀑比作“白云”,用“雷风”“生”来写其声势之大,把飞瀑写得更加壮美。“轰隆隆”是形容瀑布声势浩大的词语,此处用来修饰“生”字,既形象传神,又富于音乐美。

末二句写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我来仲春气始霁,数子藤竹来相同。”意思是说春天的二月天气转晴之后我来到这里,看到山间生长着繁茂的藤萝和修长的竹子。“两幽绝”是说山林中的景色十分幽静美丽,与世隔绝。“千载”表示时间之长久,“谢公”是晋朝诗人谢灵运的字,这里用以表示自己仰慕之情。

全诗通过对滴水崖飞瀑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写景时,既刻画出飞瀑的雄奇壮观,又描绘出山壁的险峻奇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抒情时,先写自己喜爱自然美景的心情和感受,再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使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