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无应物材,涉世诚大难。
静默欲养心,触事多忧患。
读书不致用,焉贵抱丛残。
愧此编氓徒,力食供晨餐。
贫贱未为辱,亲密未知欢。
芬馨湘南草,讵若庭户兰。
俯思励至行,束带怜朝寒。
岁晚述怀
我无应物之才,涉世诚大难。
静默欲养心,触事多忧患。
读书不致用,焉贵抱丛残。
愧此编氓徒,力食供晨餐。
贫贱未为辱,亲密未知欢。
芬馨湘南草,讵若庭户兰。
俯思励至行,束带怜朝寒。
注释:
- 吾无应物材:我无应和事物的才能。应物材,指应对事物的能力或才干。
- 涉世诚大难:在世间生活实在是非常困难。涉世,指经历世事、生活。
- 静默欲养心:静静地思考想要修养内心。
- 触事多忧患:碰到事情总是感到忧愁。
- 读书不致用:读书不是为了应用(实际运用)。
- 焉贵抱丛残:哪里值得抱着一些无用的东西呢?焉,疑问词作语气词,表示反问。
- 愧此编氓徒:惭愧于这些平凡之人。编氓,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
- 力食供晨餐:勉强吃饭以供应早晨的饭菜。力食,勉强吃;供,供应。
- 贫贱未为辱:即使贫穷卑贱也不算耻辱。
- 亲密未知欢:与亲近的人相处并不了解他们是否快乐。
- 芬馨湘南草:芳香如湘南的草一样。
- 讵若庭户兰:难道还不如庭院里的兰花呢?讵,岂,表示反问;庭户,院子的门户;兰,这里比喻贤人。
- 俯思励至行:低头沉思要努力做到最好。
- 束带怜朝寒:系上腰带觉得清晨的冷意更令人怜惜。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反思之作。全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二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知之明以及面对世事的艰难处境。三、四句进一步指出,虽然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仍然让人感到忧虑重重。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困惑。
五、六句转向自我反省,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未能成为有用之人,并非因为自身的无能,而是因为过于沉溺于书籍之中,忽视了现实的应用。同时,他对自己的境遇表示了一定的宽容,认为即使是贫贱的生活也不值得羞耻。这种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不满和担忧。诗人对于身边人的真正情感和快乐并不清楚,这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有些迷茫和无助。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的自我激励和反省。他认识到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努力尚未达到理想境界,同时也意识到清晨的寒冷更让人感到珍惜温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清醒头脑,不断追求更好的自我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悟来反映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也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种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