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复下山,僧庐三里余。
无数梅花林,照水争清疏。
禅宗息文字,掩关终岁居。
自惟种植缘,长笑溺与沮。
结趺坐苔石,啄木下自如。
众香了无际,安用悲莱芜。
亚枝落横玉,还读怯卢书。
一瓯绿雪汤,自易情怀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木渎石心村的住宿经历,并表达了他对于禅宗修行和自然美景的欣赏。
“二月三日放舟至木渎宿石心村居越日登灵岩山远眺循麓过披云庵看梅冒雨而归纪游”描述了作者在二月三日出发到木渎,然后住在石心村,然后在第二天登灵岩山远眺,最后沿着山麓经过披云庵看梅花,并且冒着雨回家的情景。
“上山复下山,僧庐三里余。无数梅花林,照水争清疏。”描述了作者上山后又下山,然后走过三里多的僧人住所,看到了无数盛开的梅花,在阳光照耀下,花朵与水面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再然后,“禅宗息文字,掩关终岁居。自惟种植缘,长笑溺与沮。”描述了禅宗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清净,因此常常闭门不出,过着隐居的生活。同时,作者反思自己种植梅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看到梅花在水中绽放的美丽景色,从而心生欢喜,对困境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结趺坐苔石,啄木下自如。众香了无际,安用悲莱芜。亚枝落横玉,还读怯卢书。一瓯绿雪汤,自易情怀孤。”描述了作者坐在苔石上打坐修炼,仿佛是在啄木鸟的叫声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周围的空气中充满了各种香气,让作者感到愉悦。他还读着怯卢书,享受这宁静的时光。最后,他品尝了一壶绿雪茶,独自欣赏这份寂静和孤独。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木渎石心村的住宿经历,以及他在灵岩山、披云庵等地的经历和感受,展示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