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浮云迥,伾山秋色多。
寒声落危石,木叶下黄河。
抗疏新骢马,传经旧薜萝。
少年登眺意,回首已蹉跎。
同淇瞻登伾山
北阙浮云迥,伾山秋色多。
寒声落危石,木叶下黄河。
抗疏新骢马,传经旧薜萝。
少年登眺意,回首已蹉跎。
注释:
- 北阙浮云迥,伾山秋色多:北方的宫阙上浮动着层层云雾,而伾山则呈现出丰富的秋天色彩。
- 寒声落危石,木叶下黄河:寒风吹过高悬的危石,树叶从树上飘落,落入黄河。
- 抗疏新骢马,传经旧薜萝:我向皇帝上书(抗疏),骑着新买的骢马;而薛荔藤蔓已经覆盖了旧书堆。
- 少年登眺意,回首已蹉跎:年轻时满怀抱负,渴望登上高处眺望远方,但如今回首往事,已经感到岁月蹉跎、物是人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同游伾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首句“北阙浮云迥”,描绘出皇宫上空的云层缭绕的景象,暗示了朝廷的复杂和变幻。接着以“伾山秋色多”点出季节,为全诗定下了秋天的背景。第二句“寒声落危石”,描绘出寒冷的风声在高悬的石壁上回响,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第三句“木叶下黄河”,则是写树木的叶子飘落在黄河之上,形象地表现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无常。
第四句“抗疏新骢马”,诗人自述因抗疏而被贬官,骑着新买的骢马踏上仕途。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而“传经旧薜萝”,则透露出诗人曾经致力于学问的执着和追求。这里的“薛萝”是指古人藏书之处,象征着学问与智慧。
最后一句“少年登眺意,回首已蹉跎”,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满怀抱负,渴望能够登上更高的山峰来眺望远方。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愿望似乎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只能回头去感慨过去的岁月和自己的变迁。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