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底饭初罢,小步湖风前。
夕照入已尽,夜气来无边。
四山静同梦,远水寒生烟。
渔镫点遥岸,光与疏星连。
稍时月东上,樯影皆西偏。
清光似怜客,故驻匡庐巅。
此际绿杨城,二分人共妍。
以我伫望劳,知彼心旌悬。
宵景足凄感,况复别恨牵。
徘徊永不寐,风露凉垂肩。
远渚萤火没,浅莎虫语联。
归舟意悄然,石濑流涓涓。
【注释】
- 杜关:地名,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古有驿站。
- 篷底饭:船中饭。
- 小步:步行。
- 夕照:夕阳的余光。
- 远水寒生烟:远处水面上寒气蒸腾,如烟雾弥漫。
- 渔镫:渔船上的灯火。
- 疏星:稀疏的星辰。
- 二分:二分之一。
- 匡庐巅:庐山山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了一个旅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日落、月升、风起、萤飞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感享受。
首联“篷底饭初罢,小步湖风前”,描绘了诗人饭后休息的情景。“篷底饭”暗示了诗人是在船上用餐的,而“小步湖风前”则表达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颔联“夕照入已尽,夜气来无边。”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的“夕照”指的是夕阳的余辉,而“夜气”则是指夜晚的清凉气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夕阳西下和夜晚清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悠扬的氛围。
颈联“四山静同梦,远水寒生烟。”进一步展开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这里通过“四山静同梦”来形容四周的山峦宁静如梦一般,而“远水寒生烟”则表现了远处的水汽在寒风中升起,形成一层薄雾。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尾联“渔镫点遥岸,光与疏星连。”则是对诗人夜晚观星的描述。这里的“渔镫”指的是渔民们夜晚打渔时所用的灯,而“光与疏星连”则是指这些灯光与稀疏的星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