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蟠磴树连理,琪花缀壁英缤纷。深处青红绚光怪,水玉草石无由分。
相传北岛有奇士,探幽亲入蓬莱根。归摹所见作斯幅,献之天府藏为珍。
颁悬此馆佐参究,万邦观者称叹频。吁嗟人巧夺造化,直从奥府穷涯津。
牛渚无烦犀角照,淮南何必蚖脂焚。自教灵怪见白昼,任人狎视无敢嗔。
我思禹鼎象魑魅,但图其形逸其身。今人格物务精至,刻划未免伤真醇。
我言虽迂理则茂,海狶拜舞如有闻。出门目眩愁直视,霞烘海色初黄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水族博物馆中的奇珍异宝。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水族博物馆”
- 译文:水族博物馆。
- 注释:这里的”水族”可能指的是水中生物或者与水有关的生物。”博物馼”则是对博物馆的古称。
- 诗句:”珊瑚蟠磴树连理,琪花缀壁英缤纷。深处青红绚光怪,水玉草石无由分。”
- 注释:珊瑚盘绕的石阶,树木连成一体,如同结为连理枝;壁上镶嵌着琪花,色彩斑斓。在深处可以看到青红色的光芒闪烁,光彩奇异;这些石头和草本植物无法分辨开来。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景象,珊瑚石阶、树木连理,还有壁上的琪花,都显得生动而富有想象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要探索其中的秘密。
- 诗句:”相传北岛有奇士,探幽亲入蓬莱根。归摹所见作斯幅,献之天府藏为珍。”
- 译文:据说有一个名叫北岛的奇人,他深入探索未知领域,甚至到达了蓬莱仙岛的源头。他将所见所得绘制成画作,献给了天府之国,作为珍贵的宝物保存着。
- 注释:北岛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探幽”和”亲入蓬莱根”则暗示了这个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洞察力和探索精神。”天府之国”则是指中国的一个古代地名,代表着国家的宝藏和荣耀。
- 诗句:”颁悬此馆佐参究,万邦观者称叹频。吁嗟人巧夺造化,直从奥府穷涯津。牛渚无烦犀角照,淮南何必蚖脂焚。自教灵怪见白昼,任人狎视无敢嗔。”
- 译文:悬挂在博物馆内供人参究,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地前来称赞。感叹人类智慧的神奇,能够直接进入大自然的最深处。无需用犀角照亮黑暗角落,也不需要用有毒的蜈蚣来驱赶妖魔。自然中的各种灵怪都能在白天被看见,而人们则可以随意观看而不会生气。
- 注释:这里表达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以及对于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无需过于依赖外界的力量来揭示其中的奥秘。
- 诗句:”我思禹鼎象魑魅,但图其形逸其身。今人格物务精至,刻划未免伤真醇。我言虽迂理则茂,海狶拜舞如有闻。出门目眩愁直视,霞烘海色初黄昏。”
- 译文:我曾思考过禹鼎的形象,它像是魑魅魍魉一样。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对实物的精确刻画,这难免会伤害到真实的品质。虽然我的议论可能显得有些迂腐,但它却能表达出深沉的道理。走出门外,我目眩神迷,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惆怅和不安。夕阳下的海面呈现出一片金黄,仿佛预示着黄昏的到来。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认识和反思。他认为,尽管现在的科技发展得很快,但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仍然是有限的。他提出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而不是一味地去征服和改造自然。同时,他也指出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问题,提醒人们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科技。
这首诗通过对水族博物馆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类行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关于科技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