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纳群影,影百不可摹。
仪徵文笔佳,有记如绘图。
寻之路三折,究与虹腰殊。
夜半荷花开,清香襟袖俱。
【注释】
一桥:一座小桥。纳:接受、容纳;群影:众多的倒影或影子。仪征:今安徽仪征市,古时属扬州府。文笔:指文思敏捷,善于写作文章。佳:好,妙。有记如绘图:有记录如同绘制图画。寻:寻找。路三折:曲折的小路。究:深究,探究。虹腰:彩虹的腰部。夜半:半夜。开:盛开。襟袖俱香:衣服上都充满了荷花的香气。
【赏析】
《西园杂咏》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夜晚观赏荷花时的感受和体验。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首联“一桥纳群影,影百不可摹”。“一桥纳群影”,形象地描绘了小桥上众多的倒影或影子,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桥上的倒影数量夸大了百倍,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无比壮观和美丽。
颔联“仪徵文笔佳,有记如绘图。”“仪徵文笔佳”,指的是作者自己文笔出众,善于写作文章。这里用“佳”字来形容自己的文笔水平,既表明了自己的自信,又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而“有记如绘图”,则是说有了记录就如同绘制图样一样生动具体。这里的“绘”字,既有绘画之意,也有描述之意,表示作者通过文字将所见所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寻之路三折,究与虹腰殊。”“寻之路三折”,形象地描述了寻找道路的过程。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道路弯曲的程度扩大了三倍,使得寻找的过程显得更加艰难曲折。而“究与虹腰殊”,则进一步强调了寻找过程中的不同寻常之处。这里将寻找的道路比喻为彩虹的腰部,暗示着找到目标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尾联“夜半荷花开,清香襟袖俱。”“夜半荷花开”,描绘了荷花在半夜时分盛开的情景。这里的“夜半”和“荷”字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荷花盛开的景象,则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清香襟袖俱”也形象地描绘了荷花散发出的香气弥漫整个衣袖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花香四溢的环境中。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