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谤不訾,飘萧雪鬓与霜髭。
晚途偶更师刘晏,绝漠犹堪斩郅支。
填海移山终不悔,吠声射影岂非痴。
中朝垂意苞桑计,龙变云蒸会有期。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百战归来谤不訾”
- 注释:百战归来,指经历过无数的战斗。谤不訾,意即诽谤不会中伤。
- 译文:历经百战归来,那些诽谤和攻击都不会伤害我。
第二句:“飘萧雪鬓与霜髭”
- 注释:飘萧,形容头发凌乱或飘逸。雪鬓,泛指因年老而白的鬓发。霜髭,泛指因岁月而白的胡须。
- 译文:我的头发如雪,我的胡须如霜。
第三句:“晚途偶更师刘晏”
- 注释:晚途,指晚年或者晚年时遭遇的事情。师刘晏,意即效仿唐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刘晏的治国理念或方法。
- 译文:我在晚年偶然学到了刘晏的治国之道。
第四句:“绝漠犹堪斩郅支”
- 注释:绝漠,意为远离人烟的地方。斩郅支,是古代的一个典故,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将领霍光在公元前60年成功平定了匈奴单于的叛乱。
- 译文:即使在荒远之地,也能像郅支那样果断地解决问题。
第五句:“填海移山终不悔”
- 注释:填海,传说中将海水搬走以建造陆地。移山,神话中将山峰移动以建设城池。
- 译文:即使要改变山河也从不后悔。
第六句:“吠声射影岂非痴”
- 注释:吠声,狗叫声。射影,比喻用假象蒙骗他人。
- 译文:用吠声和影子来迷惑他人,岂不可笑?
第七句:“中朝垂意苞桑计”
- 注释:中朝,这里指朝廷中的大臣。垂意,指关注。苞桑计,比喻稳固国家的长远之计。
- 译文:朝廷中的大臣们正关注着如何稳固国家的长久之计。
第八句:“龙变云蒸会有期”
- 注释:龙变,比喻国家政治变革。云蒸,指云气聚集上升。
- 译文:国家的政治将会经历变革,云气汇聚上升,这样的变化终将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百战归来后的反思,表达了自己虽历经沧桑,但始终坚守信仰和原则的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个人经历的描述,隐喻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和坚定信念。诗人通过“填海移山”、“犬吠人影”等意象,展现了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批判态度和坚持自己理想的决心。最后一句“龙变云蒸会有期”,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整体上,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