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伏神徂千载外,鸾飘凤泊九州间。
兼窥儒墨无门户,行尽关山费岁年。
尽日登临携旧雨,他乡风物似斜川。
玉杯繁露非吾事,炳烛欢游差似贤。
【注释】
圣伏神徂:指帝王将帅之威,能使神灵屈服。徂:通“趋”,趋向。千载外:一千年以外。鸾飘凤泊:形容皇族贵胄的豪华车马。九州间:泛指全国。儒墨:指儒家和墨家。儒学主张礼教,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门户:比喻学派。关山:泛指山川关隘。旧雨:指故交旧友。斜川: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中的“倚南窗以寄傲”一句,意思是倚靠南窗借以自傲。玉杯繁露:指酒宴上的丰盛饮食。炳烛欢游:指在烛光下畅饮欢乐。差似贤:差不多像圣贤一样。
【赏析】
此首诗作于元和六年(811)正月五日,时作者在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全诗用比兴手法,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反映诗人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表达了他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
第一句“圣伏神徂千载外”,运用比兴手法,以“圣伏神徂”起兴,以“千载外”收束,意谓圣人的威风已远播千年之外。“圣”“伏”二字,是本篇的关键词眼。“圣”即“圣君”之意,这里指唐玄宗;“伏”即“俯首帖耳”的意思,这里是指“顺从”。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权威已经远在千里之外了。
第二句“鸾飘凤泊九州间”,运用典故,以“鸾飘凤泊”比喻皇族的奢华生活。这两句诗意为,皇帝的威风虽然遥远,但皇族的奢华生活却依然存在,而且遍布全国各地。
第三句“兼窥儒墨无门户”,运用反问手法,表示自己对于儒家和墨家的学说并不认同,认为它们没有门户之见。这句诗意为,我虽然看到了儒、墨两家的学说,但我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认为他们没有门户之见。
第四句“行尽关山费岁年”,运用夸张手法,表示自己在行走的路上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这句诗意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努力。
第五句“尽日登临携旧雨”,运用典故和比喻手法,以“携旧雨”表达与老朋友重逢的喜悦。这句诗意为,我整天都在登高望远,与老朋友相聚共饮,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第六句“他乡风物似斜川”,运用比喻手法,以“斜川”比喻自己熟悉的家乡风光。这句诗意为,虽然我现在身处他乡,但这里的风物却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美景。
第七句“玉杯繁露非吾事,炳烛欢游差似贤”,运用典故和夸张手法,以“炳烛欢游”表达自己在烛光下畅饮的快乐心情。这句诗意为,虽然我现在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我仍然可以像圣贤一样快乐地生活。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皇族、儒、墨等不同学派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