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孤山月满时,美人香草影参差。
灵均幽怨逋仙冷,都入骚人醉后诗。
【注释】
- 梅兰:梅和兰,常比喻高洁的品格。
- 小欧(yī ōu):诗人的朋友。
- 断句:截取一联或几句诗来成章。
-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指屈原。
- 幽怨:忧郁、哀愁。
- 逋仙:指谢灵运,晋宋间诗人。
- 都入骚人醉后诗:都说入了诗人醉后所吟的诗中。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月夜下孤山梅花、兰花的赞赏,同时对友人的才华表示赞美之情。全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正是孤山月满时,美人香草影参差。
灵均幽怨逋仙冷,都入骚人醉后诗。
【注释】
【注释】: 万倾晴湖:一望无际的湖面。 拍天:湖水拍打天空。 山色:指隔江山色。 淮南:古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芳草斜阳:形容风景美丽。 共一船:同坐一条船。 赏析: 此诗为作者经过扬州时所作。“万顷”即“万顷湖”,是诗人所游之地;“晴湖”指湖光潋滟,碧波荡漾;“拍天”是说湖水拍打着天空。这两句写景很生动,把湖光和天光融为一体,给人以空灵、浩渺之感。“隔江山色淡于烟”,是说远山苍翠,近水澄澈
【注释】: 1. 鄂君:传说中的古代美人。绣被:以锦绣为被面,指珍贵的被子。鸳鸯:雌雄相配的鸟类,比喻恩爱夫妻。2. 话到分飞:语出《西厢记·张生题诗》,意思是说到要分别的时候。3. 江水:指钱塘江水,这里泛指流水,也借喻人的心情。4. 故催双桨:故意地催动双桨。5. 下钱塘:从杭州顺流而下。 【赏析】: 这是一首别情词。上片写女子对爱人的依恋、牵挂之情。起句“鄂君绣被覆鸳鸯”
【注释】 即目:即目所感、眼前所见。 稠叠:密集,重重叠叠。 迓(yà):迎接。 轻舟:小舟。 片:满。 双桨:船桨。 绿波:碧波。 溪曲:山间水道弯弯曲曲。 严州:古地名,今属浙江省。 【译文】 青山密集地迎接着轻盈的小舟,一片春潮带着雨意在江中流淌。 双桨划过碧波荡漾的溪水,仿佛画眉鸟的声音在耳边掠过。 我正从严州经过,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风景。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由浙江到江西时
江上层峦耸翠鬟,苏家诗笔米家山。 扁舟一棹春风稳,行到扬州第几湾。 诗句解读: 1. “江上层峦耸翠鬟” - 层峦:指江面上层层叠叠的山峦,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耸翠鬟:形容山峦如同女子的发髻,美丽而动人。 - 整句表达了诗人眼中江景之美,山峰与云雾交织,宛如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2. “苏家诗笔米家山” - 苏家诗笔:暗指苏东坡(苏轼)的才华横溢。 - 米家山:可能指的是米芾
车中无事辄得小诗,宿店后即书于壁 诗人在旅途中闲来无事时常常写下些小诗。他到一家客栈住下后,就把这些诗句写在壁上。 纵横上下孰通才,放眼真教尽八垓 纵横交错的诗词,哪一位诗人能写出如此才华横溢的作品?放眼望去,真让人觉得好像能够穷尽天下的诗歌了。 莫怪狂生小天下,此身曾上岱宗来 不要奇怪我这样的“狂妄之人”竟然也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诗歌,因为我曾经登临过泰山之巅,领略过它的壮丽景色。 【赏析】:
浙江臬署精忠柏,矫矫者质,苍苍者色,风雨不动如山立。狱成三字冤,支并一木失。 小朝庭事那可说,树乃如此著奇节。 注释: 浙江臬署精忠柏:浙江省的总督府(臬署)里的一棵忠诚的柏树。 矫矫者质,苍苍者色,风雨不动如山立:形容柏树的质地坚贞、色泽深沉,即使经历风吹雨打也屹立不倒,如同一座大山。 狱成三字冤,支并一木失:指柏树因被冤枉而遭到砍伐。其中,“狱成”是指案件审结
【注释】 (1)牡丹画扇:指用牡丹花图案的扇子。贻玉梅:赠送给玉梅。贻:赠送。 (2)清平:唐玄宗时,诗人李白曾为翰林学士,因受谗言而遭贬谪。后虽得赦,但不得重用,遂称病去官,退居东都洛阳。此诗作于他退隐期间。 (3)惊才:惊动才华,即赞叹。 (4)风流:风采、风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都洛阳时写给玉梅的。诗中赞美了玉梅的容貌和才华。 第一句“费他画手买焉支”,意为
【注释】 车中无事:指闲来无事可做。辄得小诗:即兴作诗。宿店:在旅店过夜。后:后边,暗指后面。书:书写。于壁:写在墙壁上。叠嶂:重叠的山峦。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峰。石径:石铺的小路。斜:倾斜的意思。涧溪:山间小溪。清浅:水流清澈、浅浅的样子。醮(jiào):涂抹,涂染。红霞:朝霞或夕阳映照在山间的景色。风尘:指旅途中的尘土、尘埃。佳境:美好的境界。幽香:清香、香气四溢。扑:冲撞、冲击。枣花
《舟中无事,为姚丈杂题画扇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薛镛的作品,全文如下: 绿树参差一径斜,青山重叠四围遮。 板桥流水村何处,隐约深林有几家。 这首诗的翻译是: 绿色的树叶参差不齐地延伸在小路上,远处的青山围绕着道路形成了一个屏障。 在一座木桥上流淌的清溪流经的村庄在哪里? 只有那深林之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注释和赏析如下: - 关键词: “绿树”,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色彩丰富的树木景观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和诗歌的内容,然后仔细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注意点题,不要遗漏要点,尽量做到观点与论据的结合。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首先从“万顷晴湖水拍天”中可以看出,这是写景,描写了一幅水天一色的画卷;“隔江山色淡于烟”是说江对岸山色淡而远,给人一种朦胧感。第二句中的“淡”字,既是写山色,又是写诗人的心情
【注释】 料峭:冷峭。龙团茶,产于江南,色黑润泽,香味醇厚。金源七品官,唐天宝元年改郡县置州府为节度观察使,每州设三员,即节度使、刺史、长史。后以金源指杭州,故称杭州的长官为“金源”。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对龙团茶的喜爱。首句点明季节和气候,二句写试茶,三句描绘贮备茶叶的器皿,四句写饮茶的感受。全诗构思新颖,用语通俗,不拘格律,富有民歌风味
【解析】 “老树傍”意为:一棵参天大树挨着衡门,“人家颇不俗”意为:农家的房屋颇有点不俗气,这里指的是农家生活。“芦荻春风吹”,意为:春天来了,风儿吹过芦荻丛,这里的芦荻是诗人用来比喻画中的景物。“光分山水绿”意为:阳光照射着,使得山更绿,水更绿,这里用一“绿”字,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答案】 译文见注释。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舟中无事时为姚丈杂题画扇时的所见所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上虞道中 - 邮程络绎尽催诗 - 注释: “上虞道中”指的是在上虞(地名)的道路上,而“邮程络绎尽催诗”描述了沿途邮差的络绎不绝。 - 译文: 道路旁的邮差来来往往,他们催促着诗人写诗。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行经途中,感受到邮差们忙碌的氛围,从而激发出诗人创作灵感的场景。 2. 即景怀人有所思 - 注释: “即景”意味着眼前的景色,而“怀人”则表达了思念之情。
江上层峦耸翠鬟,苏家诗笔米家山。 扁舟一棹春风稳,行到扬州第几湾。 诗句解读: 1. “江上层峦耸翠鬟” - 层峦:指江面上层层叠叠的山峦,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耸翠鬟:形容山峦如同女子的发髻,美丽而动人。 - 整句表达了诗人眼中江景之美,山峰与云雾交织,宛如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2. “苏家诗笔米家山” - 苏家诗笔:暗指苏东坡(苏轼)的才华横溢。 - 米家山:可能指的是米芾
翻译: 船在水上行驶,无事可做,我就为姚丈画些风景。这四幅是其中的第二幅。瀑布高千尺,翠绿的山峦被湿漉漉地披上了水珠;奇风叠起,江湾环抱。船窗整天都空着,我写尽了江南雨后山景。 注释: 1. 瀑布千寻湿翠鬟:瀑布高千尺,翠绿的山峦被湿漉漉地披上了水珠。 2. 奇风重叠水湾环:奇风叠起,江湾环抱。 3. 篷窗镇日浑无事:船窗整天都空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的诗。诗人在船上无事可做
《舟中无事,为姚丈杂题画扇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薛镛的作品,全文如下: 绿树参差一径斜,青山重叠四围遮。 板桥流水村何处,隐约深林有几家。 这首诗的翻译是: 绿色的树叶参差不齐地延伸在小路上,远处的青山围绕着道路形成了一个屏障。 在一座木桥上流淌的清溪流经的村庄在哪里? 只有那深林之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注释和赏析如下: - 关键词: “绿树”,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色彩丰富的树木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