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
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
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
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

【注释】

伯庸:诗人自号,这里指作者。从兄:堂兄。

自楚北归:从楚地归来。

赋呈:写诗呈上。

别后:分别之后。经戎马:经历战争。

家山:家乡的山。草不春:草木不生,春天不来。

战骨:战场阵亡士兵的遗骨。

隐舍:隐居之所。烽尘:战火和烟雾。

左计:左计可施。躬耕负:亲自耕种以负君恩。

患难亲:在危难中互相救助。

一镫:一盏灯。看聚首:聚在一起看灯火。

应胜:应当胜过。滞江滨:滞留在江边。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堂兄自楚北归所作。起联“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点明堂兄离京返里,时值严冬。“戎马”,指征战之役。“家山”,指故乡的山野。这两句说:自从分别以来,你经历了许多战事,家乡的山川草木都不曾复苏。“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写堂兄返乡所见,荒凉冷落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分。“弃原”句,指战乱之后,田园荒芜,人烟稀少,只有战场上散落的尸骨而已;“隐舍”句,指堂兄隐居的房屋周围,只有硝烟弥漫,一片狼藉。这两句写归途所见、所闻,使人触目惊心。“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这两句写堂兄的打算和遭遇。“左计”,即左计可施,指有办法可以谋生或有所作为。“躬耕负”,意即躬耕以求生计。“亲”,亲爱,相依为命。“余生”,余下的时间,指晚年。这两句的意思是:堂兄打算亲自耕种谋生,而一生坎坷,与国家同患难过,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感。

“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意思是:一盏油灯之下我们能团聚,那将是何等的幸福啊,远胜于流落他乡。“应胜”,比得上。“滞江滨”,流落江边。这两句写堂兄的归期已定,他们相聚一堂,心情无比欢畅。这两句表达了堂兄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此诗用典贴切自然,抒情真切感人,意境苍凉悲壮,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较高艺术成就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