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妻竟日工营圃,野客穷年癖著书。
贫里光阴聊藉遣,病余人事总教疏。
间阶芳草通行迹,曲径幽花笑索居。
自分已无匡世略,只宜林下带经锄。
【注释】
山妻:妻子。竟日:整天。著书:写书。穷年:终年。遣怀:排遣忧愁。聊:姑且,暂时。自分:自认为。匡世略:匡扶天下的谋略。只宜:只适合。林下:山林中。带经锄:带着经书去锄草。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病愈后所作,抒发了因贫病而闲居林下的感慨,表现了一种清贫淡泊、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一开篇即点明“山妻”,表明自己身处山野,妻子在家种菜养花,自己则终日忙于营建园圃。这一句看似描写了山居生活的艰辛,但其中也蕴含着对妻子辛勤劳作和默默奉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淡薄之思。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感叹自己终年痴迷于书籍,以至于穷尽一生都未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句中的“穷年”和“癖著书”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沉迷其中的无奈心境。
尽管自己身在贫困之中,但诗人并未因此而颓废消沉,反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读书和修道之中。这里的“贫里光阴聊藉遣”一句,既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珍视。他通过读书来打发时间,以期在精神上得到一种寄托和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而描述了自己在山居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他在门前的小路上行走,欣赏着路边盛开的花朵;他在幽静的小路旁,听着鸟儿欢快的鸣唱。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居生活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尽管诗人在山居生活中过得如此惬意,但他却并不认为自己应该以此为满足。相反,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平淡无奇,无需再追求更高的境界。因此,他自认为并不适合去做那些匡扶社稷、拯救苍生的大事业,只能像林中的隐士一样,过着与世无争、与人为善的生活。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和哲理意味。诗人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名利看淡、对知识尊重、对人生理解的一种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