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蒙絮帽,车上宿酲醒。
诘屈穿山曲,琳琅掣晓铃。
霜侵牛背瘠,树暗虎风腥。
东望朝晖满,蛾眉一带青。
【译文】
清晨山径上行走,怕寒蒙了头巾帽,车上宿酲已苏醒。
曲折穿行山间小径,琳琅铃声响彻清晓。
霜侵牛背瘦瘠,树木昏暗虎风腥。
向东望见朝阳满地,蛾眉山色一片青翠。
【注释】
畏寒:畏惧寒冷。
“蒙”通“幪”,盖在上面的布或物。
“诘屈”指山中弯曲的道路。
“掣”通“掣”,拉、拽的意思。
“牛背”指牛的背部。
“树暗”指天色阴暗。
“蛾眉”指蛾眉山。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赴任途中,描写的是山路的险峻和沿途风光的美丽。全诗四句,前两句为首联,写山路的险峻;中间两联为第二联和第三联,写山路的景色;最后一句为尾联,写诗人的所见所感。
起笔即写山道之艰难。“畏寒”点出时间是早晨。“蒙絮帽”,指戴着用棉絮做成的帽子,说明天寒路滑,所以必须戴上帽子以防被冷风刮跑。“车上宿酲醒”,意思是说在车上睡了一夜,酒气还未完全散去,仍然昏昏欲睡。这两句话看似平常无奇,但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把山路的险峻与行人的艰辛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身在其中,可以听到脚下的石头被踩得咯吱作响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寒风如刀割一般吹过脸庞的刺骨之痛。
颔联两句写山路曲径通幽,林木茂密。“穿山曲”,指山中道路弯弯曲曲,曲曲折折。“琳琅”,形容玉佩等光彩闪耀的东西,这里比喻山中的树林。“掣晓铃”,指晨曦初照时山间的钟声叮当作响,清脆悦耳。这两句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进一步衬托了山路的险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颈联两句写日出时分,山林的景色更加美丽动人。“霜侵牛背瘦”,意思是说霜气侵染到了牛的脊背上,使牛显得消瘦无力;“树暗虎风腥”,意思是说树木昏暗,虎啸之声也带有一种腥味,表现出山林中的阴森恐怖气氛。这两句既写出了山林的幽深莫测,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到达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色。“蛾眉”指的是蛾眉山,这是一座位于山东端的山峰,因形似蛾眉而得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向东望去,只见朝霞满天,映衬着蛾眉山一片青翠,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表达了他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