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盘山中路,巧作螺纹旋。
将东反向西,似帆随湘转。
上坡若挽船,蹭蹬疲驴战。
下坡如放溜,坦迤势趁便。
壁立黄土堆,突兀已厌见。
不定岭云姿,无名野花茜。
晋地何寥阔,马蹄踏将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即可。“自岢岚往保德山行杂诗”,写诗人从岢岚出发,前往保德山的途中所见。“盘盘山中路,巧作螺纹旋”,形容山路盘旋曲折,如螺蛳壳一样;“将东反向西,似帆随湘转”,形容山路向西,就像船的帆随风飘动一样,极言山势之陡峭。“上坡若挽船,蹭蹬疲驴战”,形容在上坡时,如同拉车一般艰难,有劳力之感。“下坡如放溜,坦迤势趁便”,意思是下山时像水流般自然,十分畅快。“壁立黄土堆,突兀已厌见”,指险峻的山崖直立在黄色的黄土之上,让人感到厌倦。“不定岭云姿,无名野花茜”,指那些变幻不定、形态各异的山峰以及无名野花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晋地何寥阔,马蹄踏将遍”,表达了诗人对晋地辽阔的赞美之情以及旅途艰辛的感慨。
【答案】
译文:盘绕的山路盘旋曲折宛若螺蛳壳,将东边反向西边,就像船的帆随风飘动一样。上坡如同拉车一般艰难,让疲惫的驴子奋力前行。下坡如同流过河床一般轻松自如。险峻的山崖直立在黄色的黄土之上,令人感到厌倦。那些变幻不定、形态各异的山峰以及无名野花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晋地多么辽阔啊!我骑马走了一遭就已走过了大半路。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由岢岚往保德州(今山西忻州)途中所作的杂诗组诗。首二句写山路盘旋曲折,宛若螺蛳壳,形象地写出山路盘旋曲折的形态;三句写山路向西,就像船的帆随风飘动一样,生动地写出了山路向西的特点;四句写上坡如同拉车一般的艰险,五句写下坡如流水般的畅快;六至八句写险峻的山崖和无名野花的奇特,第九句以晋地辽阔的赞美之情来结束全诗,使读者对晋地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