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香拂拂吹面来,黑龙潭上梅花开。
紫云吹影落波底,碧琉璃浸红玫瑰。
寻山惯骑款段马,叩门不许奚童催。
道人揖客山院静,风炉茶沸喧殷雷。
老干盘空见须发,苍鳞卧地栖莓苔。
蛰龙一睡不复醒,铁笛吹破云千堆。
谁人手携入灵境,传闻天宝当时栽。
千年劫火烧不死,支离孕结丹砂胎。
人生安得如汝寿,古佛含笑天公猜。
老夫十日面青壁,放笔自喜无纤埃。
山空杳冥天籁绝,枝底只有山禽陪。
夕阳倒射殿角赤,花光人影相徘徊。
鹤声送客入城去,衣上染得朱霞回。

这是一首描写滇中黑龙潭古梅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清雅、坚韧和高洁。

译文:
滇中黑龙潭有两株唐代的古梅,我为它们搭建了栏楯,希望永远保留在石头上。
梅花的香气轻轻吹拂着面庞,黑龙潭上的梅花盛开。
紫云飘落的影子落在水面上,碧绿清澈的水映照着红玫瑰。
我在山间骑马,不让别人催马,只允许奚童敲开山门。
山院里安静祥和,风炉上的茶水沸腾,如同雷声。
老树盘根错节,上面长满了须发,底下是苍鳞卧着,栖息在莓苔之中。
蛰伏的龙一睡不复醒,铁笛声中吹破了云层,仿佛千堆云烟。
是谁带着手把进入仙境,传闻是天宝年间栽植。
千年劫难火烧不死,支离破碎的躯壳孕育着丹砂胎体。
人生如何能够像你一样长寿,古佛含笑天公早已知晓。
我十天面壁修炼,心情愉悦没有一点尘埃。
山空寂寥寂静无声,天籁之音断绝,只有枝下的山禽陪伴。
夕阳倒射殿角红光闪闪,花光与人影相随徘徊。
鹤声送客入城去,衣上也染得朱霞回。

注释:

  1. 滇中黑龙潭: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处名胜古迹,因潭水呈黑色而得名。
  2. 未谷:指诗人自己。
  3. 唐时物也:指唐代的古梅。
  4. 阑楯(lán shǔ):栏杆。
  5. 疏香:梅花的香气。
  6. 紫云:形容梅花花瓣的颜色。
  7. 碧琉璃:形容梅花的颜色,像碧绿色的琉璃。
  8. 款段马:形容马儿矫健的样子。
  9. 叩门:敲门。
  10. 道人:道士。
  11. 山院静:山中的庭院宁静安详。
  12. 风炉:指煮茶用的风炉。
  13. 须发:指树木的枝条。
  14. 苍鳞:指水中的鱼或其他生物的鳞片。
  15. 蛰龙:冬眠的龙。
  16. 铁笛声:指吹奏铁笛的声音。
  17. 灵境:仙境。
  18. 天火:天灾。
  19. 支离:破碎。
  20. 丹砂:指炼丹所用的红色矿物质。
  21. 安得:怎么能够。
  22. 古佛:指年迈的老人。
  23. 笑: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24. 十日面壁:形容修行者长时间闭关修炼,不见外物。
  25. 衣上:衣服上。
  26. 青壁:青绿色的墙壁。
  27. 天籁(lài):自然界的声音。
  28. 枝底(zhī dǐ):树枝下面。
  29. 山禽:山上的鸟。
  30. 夕阳: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31. 朱霞回:红色的霞光反射回来。

赏析:
此诗以滇中黑龙潭的古梅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顽强的赞叹。诗中的梅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了高洁、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