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阴两三树,檐鸟四五声。
悠然午梦回,缓步巡阶行。
阶前一壶酒,扫石还独倾。
把酒下以书,一纸尽一觥。
不觉夕阳夕,树影膝上横。
山梨脆可饤,野苋红可羹。
呼儿共脱粟,一饱有余清。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庭阴两三树,檐鸟四五声。
- “庭阴两三树”描绘了庭院中的树木和阴影,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
- “檐鸟四五声”则通过屋檐上鸟儿的叫声,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泼的气氛。
- 这两句诗简洁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庭院图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关键词:庭阴(院中之阴凉), 檐鸟(屋檐上的鸟儿), 四五声(数量词,表示鸟鸣声的频繁)
- 悠然午梦回,缓步巡阶行。
- “悠然午梦回”表达了诗人在中午时分做了一个悠闲的梦之后醒来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 “缓步巡阶行”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步伐,他一边走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 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透露出他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 关键词:悠然(形容心情或行为轻松愉快),午梦(午后的梦境),缓步(缓慢而从容地行走)
- 阶前一壶酒,扫石还独倾。
- “阶前一壶酒”展示了诗人准备享用美酒的场景,强调了饮酒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与酒相关的场景。
- “扫石还独倾”则表现了诗人独自享受酒的乐趣,他或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品味美酒带来的愉悦。这里的“独倾”也暗示了一种孤独但满足的情绪。
-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饮酒的动作和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内心的情感表达。
- 关键词:阶前(台阶前的位置),一壶酒(一瓶酒),扫石(清理石头以便放置酒具),独倾(独自饮用)
- 把酒下以书,一纸尽一觥。
- “把酒下以书”描绘了诗人用酒杯倒酒同时阅读书籍的行为,展现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和对知识的尊重。
- “一纸尽一觥”则是说每一页书籍都像是一杯酒,让诗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思考的乐趣。这里的比喻生动形象,表达了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 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 关键词:酒(指酒杯里装的酒),书(指放在桌子上的书),一纸(一张纸),一觥(一杯酒)
- 不觉夕阳夕,树影膝上横。
- “不觉夕阳夕”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感受到了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
- “树影膝上横”则具体描绘了夕阳下树的影子落在膝盖上的情景,这种景象可能显得宁静而美丽,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体验。
- 这两句诗通过对夕阳和树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 关键词:夕阳(太阳即将落山时的景象),树影(树叶的影子),膝上横(树影覆盖在膝盖上的样子)
- 山梨脆可饤,野苋红可羹。
- “山梨脆可饤”描述了新鲜可口的山梨,它的味道鲜美且适合作为点心食用,展现了美食给人的愉悦感受。
- “野苋红可羹”则提到了另一种美味的野苋菜,其红色鲜艳,味道鲜美,可以用来制作美味的汤品。这两处描写不仅展现了食材的新鲜和美味,也体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细致观察和品味。
- 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山梨和野苋菜的口感和外观,传递了对大自然赐予的美食的感激和赞美。
- 关键词:山梨(一种水果或甜点)、野苋(一种蔬菜或小吃)、可饤(可以摆放成小碟子供人品尝)、可羹(可以做成汤或羹来食用)
- 呼儿共脱粟,一饱有余清。
- “呼儿共脱粟”描绘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晚餐的情景,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和谐。
- “一饱有余清”则意味着一家人吃得非常饱足,以至于剩下的粮食还可以用来清洗餐具,表现出节俭和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这里的“有余清”既指食物吃不完,也指剩余的食物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团聚和分享的珍视。
- 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一家人共餐的快乐时光,也反映了他们对家庭和共享的珍视。
- 关键词:粟(谷物,泛指米饭或其他主食),一饱(吃得非常饱),有余清(剩余的食物可以用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