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沙鲲跨海隅,我知鱼乐网平铺。
宏开三面恩波阔,细织千丝夕照孤。
春水当门浮角抵,秋风满地小江湖。
殷勤为向渔师问,中有珊瑚采得无。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台阳八景诗:这是题目,也是整首诗的主题。
  2. 历历沙鲲跨海隅:描述了一幅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
  3. 我知鱼乐网平铺:表达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渔民的关心。
  4. 宏开三面恩波阔:描绘了海浪宽广的景象。
  5. 细织千丝夕照孤:形容夕阳下的海面像细密的丝线一样美丽。
  6. 春水当门浮角抵:描绘了春天时门前的水面像被石头挡住的情景。
  7. 秋风满地小江湖:描绘了秋风中满地落叶的景象。
  8. 殷勤为向渔师问:表示诗人对渔民的尊敬和关心。
  9. 中有珊瑚采得无:表达了诗人对海底珊瑚的向往和对能否得到珊瑚的疑问。

下面进行逐句翻译及注释:

  • 历历沙鲲跨海隅(历历沙鲲):清晰地描绘出沙鸥飞越大海的景象。沙鸥是一种常见的水鸟,以其轻盈的飞行姿态而闻名。”历历”一词常用来形容事物清晰可见,”沙鲲”则是指沙滩上的鸥鸟。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看到了一群沙鸥在空中飞翔,跨越宽阔的海域。
  • 我知鱼乐网平铺:我理解渔民的快乐,他们在广阔的海上捕鱼。”鱼乐”指的是渔民在捕鱼时感受到的快乐。”网平铺”可能是指渔民在海上撒网捕鱼的场景,或者是描述海面上渔船的分布。这里的“网”字可能指捕捞工具,如渔网。
  • 宏开三面恩波阔(宏开三面恩波阔):广阔无垠的海浪。”宏开”意为宽阔、开阔,”三面”指三个方向或区域,”恩波”则是指海浪带来的恩惠。这里的“宽”字可能指波涛汹涌,而“阔”字则强调了波涛的广阔。
  • 细织千丝夕照孤:细密地编织着千万根光线。”夕照”通常指夕阳西下,”孤”字则强调了光线的孤单和孤独的美。这里的“织”字可能指光线在海面上形成的美丽图案,而“千丝”则暗示了这些光线的数量众多,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春水当门浮角抵:春天的河水从门前流过。”春水”指的是春天时节的水,”当门”指的是门前的位置,”浮角抵”则是指水流冲击岸边形成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流”字可能指河水流淌的动态,而“浮角抵”则强调了水流的力量和方向。
  • 秋风满地小江湖:秋风拂过,落叶满地,形成一片小江湖。”秋风”指的是秋天的风,”满地”表示叶子覆盖的范围广泛,”小江湖”则可能是指落叶堆积成的小块水域。这里的“吹”字可能指秋风带来的凉爽感觉,而“秋”字则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 殷勤为向渔师问:恳切地向渔夫询问。”殷勤”意为热情诚恳,”为向”表示目的性,”渔师”指的是从事渔业的人。这里的“问”字可能指询问渔民的生活状况,或者了解当地的渔业资源情况。这里的“情”字可能表示诗人对渔民的关心和尊重,他们辛勤劳作,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
  • 中有珊瑚采得无:其中是否有珊瑚可采而未得知。”有”字表示存在的意思,”珊瑚”是海洋中的瑰宝,常常吸引人们前来探索。这里的“知”字可能指知道或知晓的情况,而“采得”则表明了是否有机会获得珊瑚的可能性。这里的“否”字可能表示未能找到珊瑚的情况,也可能表示即使找到了也无法带走。这里的“无”字则强调了无法确定的情况,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神秘感。

赏析:
这首诗以“台阳八景”为题,通过对海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渔民生活的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沙鲲”、“鱼乐”、“三面恩波”等,生动地展现了海洋的壮阔与美丽。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通过“渔师问”、“珊瑚采得无”等词句,传达了诗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知识的愿望。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