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东下值元夕,红镫绿酒停姑苏。皋桥银筝裹红泪,迟君拂拭追欢娱。
元墓梅花众香国,西泠红雨桃千株。巾车蜡屐聊复尔,何用䡃辘催奔车。
武夷之君吾远祖,相见遥祝传区区。曾孙面皴头发秃,何当念我诒乾鱼。
酌君酒,揽子袪,我欲竟此曲,此曲烦且纡。咙㗅啽呓如梦魇,宫商失次无疾徐。
征马为踯躅,仆御亦踟蹰。乌啼鸦散君且发,玉壶酒暖还须臾。
放歌行,还须臾。东方瞻顾已精色,晨鸡喔喔鸣前除。

【注释】

  1. 扁舟东下:扁舟,小船。元夕,元宵节。游武夷,在武夷山游玩。
  2. 皋桥银筝裹红泪:皋桥,地名,位于苏州。银筝,指银制弦乐器。裹红泪,形容流泪满面。
  3. 追欢娱:追求欢乐。
  4. 元墓:指南京明孝陵。梅花国,比喻梅花盛开的地方。
  5. 西泠红雨桃千株:西冷,即西湖的西面,今杭州西湖一带。红雨,指桃花。桃花繁盛如雨。
  6. 巾车蜡屐:指穿着用丝绸做成的车衣和木屐(一种拖鞋)。聊复尔,意思是聊以自慰。䡃辘(zhōng)催奔车:催促车马快跑,䡃辘同“驱”。
  7. 武夷之君吾远祖:武夷,武夷山,在福建省武夷市境内。吾远祖,我的远祖。
  8. 曾孙面皴头发秃:曾孙,指作者的孙子辈。面皴,面部皱纹。头发秃,头发脱落光了。
  9. 诒(yì):遗赠。乾鱼,干鱼。
  10. 酌君酒:劝饮君酒。揽子袪:拉起衣袖。我欲竟此曲:我将要唱这首歌。此曲烦且纡:这首曲子烦琐曲折。咙喢(wū),喉音不清。啽呓(hú,hù):梦语。如梦魇,像噩梦一样。宫商失次无疾徐:乐曲不合乎音律的规律,节奏缓慢而不流畅。征马为踯躅:征马徘徊不前。踯躅,原意为脚不能行走,这里是徘徊不前的意思。仆御亦踟蹰:仆役和随从也都迟疑不决。乌啼鸦散君且发:乌鸦鸣叫,鸟儿散去,你就要出发了。玉壶酒暖还须臾:玉壶里的酒已经温热了,时间也不过片刻。
  11. 东方瞻顾已精色:东方看东西时面色显得苍白。晨鸡喔喔鸣前除:天亮后公鸡打鸣报晓。喔喔,是鸡叫的声音。除,古代称清晨或早晨。

【赏析】
《放歌行》是诗人写给栎园道人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元代初年,诗人在游武夷山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武夷山的美景和自己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喜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扁舟东下值元夕,红镫绿酒停姑苏。”描述了诗人乘小船向东而下,到达元夕节(也就是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的姑苏(苏州)停留的情景。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东下”指的是向东航行。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红镫绿酒”则是指红色的灯和绿色的酒,象征着喜庆、热闹的氛围。“停姑苏”则是指在这里驻足停留。

颔联“皋桥银筝裹红泪,迟君拂拭追欢娱。”继续描绘了诗人在姑苏停留时的场景。皋桥,是苏州的著名桥梁之一,这里指的是姑苏的某个地方。银筝,指用银色丝线制成的弦乐器,这里可能是一种乐器的名字。“裹红泪”则是指流泪满面的样子。这里的“迟君”可能是对诗人的一种称呼或者尊称。“拂拭”则是擦拭的意思。“追欢娱”则是指追求快乐、享受欢乐的意思。

颈联“元墓梅花众香国,西泠红雨桃千株。”描述了诗人经过元墓(可能是南京明孝陵)时的景色。元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陵之一,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所在地。“梅花众香国”则是指梅花盛开的地方充满了香味。“西泠红雨桃千株”则是指桃花烂漫的景象。这里的“红雨桃千株”可能是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

尾联“巾车蜡屐聊复尔,何用䡃辘催奔车。”描述了诗人离开姑苏时的情景。“巾车”“蜡屐”都是古代出行时所穿的衣服和鞋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聊复尔”则是指聊以自慰的意思。“䡃辘(驱赶车马用的鞭子)催奔车”则是指催促车马快跑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喜爱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元代初年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