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岭延朝晖,西峰挂残月。
牧牛亦已出,鸣鸡犹未歇。
凄清重凄清,此心独兀兀。
回首望门闾,迢迢隔林樾。

《回湘阴晓发舆中口占》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此诗描写了作者清晨离开湘江畔的家园,乘舟东下的情景。

首句“东岭延朝晖,西峰挂残月。”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山水画卷。东岭上,朝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了金色的光辉;西峰上,残月如钩挂在天际,映照出一片寂静的夜色。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早晨的景色,为全诗定下了明快而清新的氛围。

第二句“牧牛亦已出,鸣鸡犹未歇。”进一步展现了晨曦中的乡村生活。在田野上,牧童已经赶着牛群出牧,而公鸡也还未停歇,发出清脆的啼声。这句诗通过对牧童和公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三句“凄清重凄清,此心独兀兀。”则转入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作者感到内心异常的凄清,这种感觉让他倍感孤寂。这里的“此心”指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兀兀”则形容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末句“回首望门闾,迢迢隔林樾。”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站在船头,回首望去,看到远在村口的小院,那小院与周围的树木、树林相隔离,仿佛被一层淡淡的雾气所包围。这里的“门闾”、“林樾”都是指家乡的象征,而“迢迢”则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切。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之一,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