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光容易转流晖,秋到树梢暑渐微。
马足岂宜终枥伏,鸿心直欲破笼飞。
计从范蠡才偏拙,志切班超事竟违。
赤手空拳呼此日,漫言脑满与肠肥。

【注释】

驹光:指光阴。驹,马。流晖:指夕阳。

树梢暑渐微:指秋天到了。树梢,树上的枝叶。

马足:指马的脚。枥(lì)伏:指马被栓在槽边。

鸿心:比喻人的远大志向。直欲破笼飞,比喻人要冲破樊篱,展翅高飞。

范蠡(137—233)东汉末年名臣、商人。他随越王勾践入吴国为质,后辅助勾践灭吴,功成归乡,改名“范蠡”。

班超(32—102),东汉时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曾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线,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赤手空拳呼此日:意谓白手起家的艰难日子已经过去。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及个人处境的苦闷。诗的前六句是第一部分。“驹光容易转流辉,秋到树梢暑渐微。”这是写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驹光”即光阴,这里指岁月。“流辉”指太阳,这里指夕阳。这两句是说,时光易逝,转眼之间秋天已到了。“秋到树梢暑渐微”,是说随着秋天的到来,炎热也渐渐消退了。

诗的后六句是第二部分。这几句主要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马足岂宜终枥伏,鸿心直欲破笼飞。”这是写自己的志向与抱负。“马足”,“马”指马脚,这里比喻自己的脚不能像马一样驰骋疆场,“枥伏”是说马被栓住,无法奋蹄疾驰。“鸿心”是比喻自己心怀大志。“直欲”意为“想”,直译过来就是“想要”。“破笼飞”是说想要冲出笼子去自由飞翔。这两句是说,马脚岂能一直拴着?我胸襟宽广,有如鸿鹄之志,早就想要冲破樊笼,一展宏图了!

“计从范蠡才偏拙,志切班超事竟违。”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有鸿鹄之志,但才干不够,没有实现抱负的本领。“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善于经商,后来辞官隐退;“班超”,东汉时期的名将,曾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线。“事竟违”意谓自己的计划落空了。“计从范蠡才偏拙,志切班超事竟违”是说,我的打算虽然出自范蠡这样的贤人,但我自己才能有限,所以事情并没有办成。

“赤手空拳呼此日,漫言脑满与肠肥。”这两句是说自己现在的处境是贫穷的,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赤手空拳”,形容一无所有。“呼此日”,意谓感叹自己如今的日子过得很穷。“脑满肠肥”是说身体肥胖。“赤手空拳”与“脑满肠肥”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贫寒。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6年),此时作者已七十多岁。元朝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禁止北方汉人南迁,并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徙到北方。元世祖忽必烈曾下令将岭南地区的汉族人民迁往内地,岭南地区因而遭到严重破坏。作者的家乡也在被迁徙之列。作者对此极为痛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