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千树锦,柳亸一林烟。
鹿过溪留迹,云归月满川。
携尊乘逸兴,扫石俯流泉。
苦被微名束,空知靖节贤。
【解析】
题干中“赏析”要求考生结合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进行,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1)
诗句翻译:
携尊:带着酒壶饮酒。尊:酒壶。
花开千树锦,柳亸一林烟。
诗句翻译:
百花盛开像织成锦绣一样,柳枝低垂像雾霭缭绕在林间。
注释:锦:指鲜花簇拥的花朵。亸:下垂。
(2)
鹿过溪留迹,云归月满川。
诗句翻译:
鹿儿走过溪流留下蹄印,月亮从天边落下洒满大地。
注释:溪:小溪。
(3)
携尊乘逸兴,扫石俯流泉。
诗句翻译:
手捧酒杯兴致勃勃地游览,俯身于岩石上观赏流水。
注释:逸兴:超脱世俗的情趣。
(4)
苦被微名束,空知靖节贤。
诗句翻译:
苦苦受到微小名誉的束缚,空知道陶渊明是贤人。
注释:微名:微薄的功名。
赏析:
首联“花开千树锦,柳亸一林烟”,写春光明媚。诗人以“花”、“柳”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颔联“鹿过溪留迹,云归月满川”,写春夜幽静。诗人以“鹿”“云”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宁静、清幽的夜景。“鹿”象征着祥瑞、美好、和平;“云”则代表着自由、飘逸、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携尊乘逸兴,扫石俯流泉”,写游赏之乐。“携尊”表明诗人出游的心情愉悦;“扫石”则表现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惬意之情。“流泉”则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水声潺潺、环境优美。这一联不仅描绘出了美丽的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尾联“苦被微名束,空知靖节贤”,抒发感慨。诗人用“苦”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与辛酸;“空”字则表示诗人对此感到空虚与遗憾。“靖节”即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以其高尚的品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文人楷模。然而,在封建社会里,文人往往受到名利的束缚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诗人在此感叹自己虽怀有高洁的志向和情操,但却难以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只能空怀壮志而已。
整首诗以“携尊”领起,通过描绘春日美景和游赏之乐,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和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同时,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