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终何用,空馀泽畔吟。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
秋老黄花悴,风回落叶深。
感时还自惜,霜雪鬓毛侵。
【注释】
秋感:秋天的感慨。泽畔:泽水之滨,指江边。
徘徊:徘徊不前。
千古业:指千年功业。
孤负:辜负。
感时:感慨时光。还:又,再。
自惜:自我珍爱。
霜雪:比喻白发。鬓毛:指两鬓的头发,泛指头发。
侵:浸染。
【赏析】
《秋感》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借秋风落叶,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然而李白却对此不屑一顾,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境界。他在诗中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意思是说,自己本是楚地的狂士,但歌声比孔子还要高亢。他的这种思想,正是源于道家的自然无为、逍遥游的思想。他追求的是自然的自由,而不是人为的社会规范。
现实却常常让人无法随心所欲。李白虽然有满腹经纶和才华横溢,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在江边吟诵,感叹自己的才华无用武之地。他写道:“空馀泽畔吟。”意思是说自己只有在这江边的泽畔吟唱,才能暂时寄托自己的心情。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事业,都未能有所成就,反而辜负了自己的心意。他曾经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却没有成功。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
“秋老黄花悴,风回落叶深”两句,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秋天的黄花已经凋谢,落在地上的树叶也变得沉重。诗人用这样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激情。
“感时还自惜,霜雪鬓毛侵”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珍惜。他感慨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担忧。他担心自己的头发因为年纪的增长而变得花白,就像秋天的菊花一样憔悴。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蓄,但却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放弃;要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让自己失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