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乏维熊兆,朝闻异雀鸣。
果能承父业,敢望大家声。
白首嗟余老,何时见汝成。
几篇残著作,辛苦历平生。

注释:

戊辰年七月六日,我给儿子起名叫廷璧。

夜深时找不到维熊的征兆,清晨听到异雀鸣叫。

果真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怎敢望承大家声望?

白发人感叹自己衰老,何时才能看到你成功?

几篇残稿是我辛苦创作,经历了一生的坎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为儿子命名时的感怀之作。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忧虑和祝福。

第一句“戊辰年七月六日,我给儿子起名叫廷璧。”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诗人选择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来命名,可能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也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儿子的深厚期望。

第二句“夜乏维熊兆,朝闻异雀鸣。”表达了诗人在命名前的心境。他试图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知儿子的未来,但结果却并不理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期待却又失望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三句“果能承父业,敢望大家声。”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他也明白这个愿望并不容易实现,因此他也不敢奢望儿子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四句“白首嗟余老,何时见汝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己年老的担忧。他担心自己无法再陪伴儿子成长,而儿子也尚未取得成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担忧和无奈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一句“几篇残著作,辛苦历平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回顾和反思。他认为自己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来创作这些作品,而这些作品也见证了他的一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它既充满了温情和关爱,又不乏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