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杖策晨露,高天过塞鸿。
孤云宿危石,幽草生凉风。
秋色既如此,暮怀相与同。
徘徊无尽意,举首望长空。
秋晓
短杖策晨露,高天过塞鸿。
孤云宿危石,幽草生凉风。
秋色既如此,暮怀相与同。
徘徊无尽意,举首望长空。
注释:
- 短杖策晨露: 拿着短杖走在早晨的露水上。
- 高天过塞鸿:高空飞翔的大雁经过边疆。
- 孤云宿危石:孤独的云朵落在险峻的石头上。
- 幽草生凉风:在凉爽的秋风中生长的野草。
- 秋色既如此:秋天的景色就是这样。
- 暮怀相与同:傍晚的思绪与之相伴。
- 徘徊无尽意:徘徊于无尽的思绪之中。
- 举首望长空:抬起头仰望着辽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和内心感受的五言律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通过描绘清晨的露水、高飞的大雁、险峭的石头和凉爽的秋风等自然景象,表现了秋天的清冷与寂寥。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短杖策晨露,高天过塞鸿”,以简洁的画面开篇,描绘出清晨的景象。短杖代表诗人行走的状态,露水象征清新的气息,大雁象征着旅途或远方的思念。这两句诗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中。
颔联“孤云宿危石,幽草生凉风”,进一步扩展了前两联的画面。孤云和危石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而幽草则透露出一丝生机与坚韧。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哲理意味的场景,引发人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颈联“秋色既如此,暮怀相与同”则转入对内心情感的描述。秋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同时也带来了离别和寂寞的情绪。诗人通过“秋色”这一抽象概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徘徊无尽意,举首望长空”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无尽的思绪中徘徊,抬头望向广阔的天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答案。这里的“长空”既是自然界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广阔和无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诗歌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