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斋三载住,公事一无闻。
就养非高隐,劳生且出群。
性怜娇女慧,学喜幼儿勤。
犹子循声著,清贫意颇欣。
官斋
官斋三载住,公事一无闻。
就养非高隐,劳生且出群。
性怜娇女慧,学喜幼儿勤。
犹子循声著,清贫意颇欣。
注释:
官斋:在公家办事的处所,也泛指官场。
三载:三年。
就养:指辞官归隐。非:不是。
劳生:指劳累的一生。
性怜:本性上喜欢。
学喜:学习时喜欢。
犹子:儿子。
循声著:有声望。
清贫:贫穷。
官斋三载住,公事一无闻。
就养非高隐,劳生且出群。
性怜娇女慧,学喜幼儿勤。
犹子循声著,清贫意颇欣。
官斋
官斋三载住,公事一无闻。
就养非高隐,劳生且出群。
性怜娇女慧,学喜幼儿勤。
犹子循声著,清贫意颇欣。
注释:
官斋:在公家办事的处所,也泛指官场。
三载:三年。
就养:指辞官归隐。非:不是。
劳生:指劳累的一生。
性怜:本性上喜欢。
学喜:学习时喜欢。
犹子:儿子。
循声著:有声望。
清贫:贫穷。
【注释】 宿雾: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 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 探幽:探求深幽之处。 蟹舍:蟹洞,指螃蟹居住的地方。 卓杖:拄着拐杖。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出岫:从山洞中走出来。 踽踽(jù):孤独的样子。 【译文】 山雾消散后,树林稀疏处隐约可见,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 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 雨点洒落在山麓
山雨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注释: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远处的山峰被浓密的绿色所包围,隐约传来轻轻的雷声。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石头的气息与云雾交融在一起,山风吹拂着雨水来临。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湍急的水流争相奔向山谷,栖息在树木上的鸟儿打破了烟雾的环绕。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山晓》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花气熏残梦,禽声唤宿醺。 - "花气熏":花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使人们感到陶醉。 - "熏残梦":花香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之中,使人留恋不舍。 - "禽声唤":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人,使人们重新回到现实。 - "宿醺":酒意还未完全消退,仍然感到有些醉意。 2. 冈头一瀑下,村落数家分。 - "冈头":山岗之上,地势较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对比判断正误,首先从内容上看,“微雨忽晴”四句是全篇的主旨句,写诗人看到甘霖后欣喜之情;“断云携雨黑”写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落日散江红”,写夕阳西下,大江一片红霞。接着看第二联和第三联,“鸟湿愁深树”“鱼归会晚风”,写诗人看到大雁在浓云密布中飞去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其一 商声摧木落,生意在松柯。 大化已如此,孤贞奈若何? 【注释】 1. 商声:指秋风萧瑟的声音。摧:摧毁。 2. 木落:树叶飘落。 3. 生意:生命力。 4. 大化:大自然的造化。 5. 奈若何:无奈,怎么办呢? 译文: 秋风中,落叶纷纷,但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顺其自然。 赏析:
午睡 竹轩贪爽豁,高卧与峰齐。 枕上梦初觉,檐前日已低。 野花开绝壁,山鸟浴晴溪。 识得浮生理,闲云过岭西。 注释: - 竹轩:指竹子做成的轩窗。 - 高卧(hǎo wò):躺卧。与峰齐:和山峰的高度相同。 - 枕上梦初觉:在枕上醒来,刚刚进入梦境。 - 绝壁:陡峭的山崖。 - 山鸟浴晴溪:山里的鸟儿在阳光照耀下沐浴在溪流中。 - 浮生理:比喻世间的名利。 - 闲云过岭西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 其四 万物逢秋杀,荣枯此日看。 回风山骨慄,落叶雨声乾。 炼炭炊长馁,悬鹑衣自安。 敢云贫亦乐,颇惜后凋难。 诗句释义 1. 万物逢秋杀:秋天到来时,万物开始凋零,如同被“秋”这一季节所杀灭。这是表达自然界中生物生长和死亡的自然循环。 2. 荣枯此日看: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生长还是枯萎的生命都将结束。这里的“荣枯”指的是生命的盛衰更迭。 3. 回风山骨慄:秋风如刀割
山行 每至幽栖地,长怀出世心。 缓随流水去,渐入白云深。 墟里淡斜照,烟萝生暮阴。 道逢樵牧侣,闲坐话中林。 注释: 每:每次、每每(表示频率) 至:到达 (表示地点或状态) 长怀:常常怀着 (表示感情) 缓随:慢慢跟着 (表示态度或行动) 流水去:随着水流而去 (表示动作) 渐入:逐渐进入 (表示状态) 云深处: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表示状态) 墟里:村庄里 (表示地点) 淡斜照
诗句解读 1.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 七年: 指诗人与方问亭的相遇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年。 - 才一晤: 指的是两人这次相见的时间非常短暂。 - 分襟: 分开时衣襟相随而分离,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 2.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 辛苦: 这里表达了一种辛劳或者不易的意味。 - 成何处: 表示这种辛劳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或成就。 - 乾坤: 古代中国哲学中,“乾”代表天
诗句 1. 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2.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3.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4.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译文 1. 呼唤着船桨,划向城墙角,移去酒杯靠近柳树的岸边。 2. 船桨划动,天空突然破碎,风帆正被浪花冲击着前行。 3. 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4. 在江中畅快地吟咏,真的感觉到身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诗句释义 - 行李发江东:行李,指出行时携带的物品;发,出发;江东,泛指江南地区。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带着行囊出发前往长江的东边。 - 帆轻御便风:帆,船帆;轻,轻巧;御,驾驭;便风,顺风。这句话描述的是船只乘着顺风航行。 - 几朝同啸咏:几朝,几个朝代;啸咏,吟诵诗歌。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自己与古人在多个时期里共同吟诗作对。 - 千里破空濛:千里,形容距离遥远;空濛,模糊不清
五月二十日自杭返仪徵舟中纪行 注释: - 五月二十日:指诗人离开杭州返回仪征的日期。 - 已解嘉禾缆:已经解开了停在嘉禾江边的缆绳。 - 兼程:同时乘船前进,表示急于赶路。 - 一叶轻:形容小船轻便灵活。 - 黄歇浦: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芜湖市。 - 吕蒙城: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 - 未觉:没有感觉到。 - 劳行役:感到旅途劳累。 - 闲生:因闲暇而产生。 - 吊古情
这首诗是戴亨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五月二十日自杭州返回仪征的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 舟行真自在:形容船在水中行驶时的自由自在。 - 风顺不稽程:表示顺风使行程变得非常顺利,没有耽误时间。 - 天逐江流转:天空仿佛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移动,形象地表达了江水流动的壮观景象。 - 帆随鸟翼轻:帆船随着鸟翼般轻盈的风前行,展现了航行的轻松与愉快。 - 越山青未断
诗句释义: 邗水(即扬州)的云彩刚刚散去,我放眼远眺,芜城也显得开阔起来。 江、山连通楚、越,风俗又偏重盐鱼。 董仲舒(董相)崇祠在扬州,昭明旧阁依旧保留。 古来繁盛之地,歌舞近又如何。 译文与注释: 维扬远眺 邗水云初散,芜城目暂舒。 ——扬州的邗江上云朵渐渐散开,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 江山通楚越,风俗重盐鱼。 ——江和山连接起楚国和越国,当地的风俗又偏重于吃鱼。 董相崇祠在,昭明旧阁馀。
【注释】: 肩舆出近郭,引缆赴遥岑:乘坐轿子从近郊出发,拉起船索去往远处的高峰。 兴发凌虚棹,心清浴水禽:兴致勃勃地划着空灵轻快的船桨,心境清静如同沐浴水中的鸟儿。 岸沙疏雨润,村路白云深:沙滩上细雨滋润,村落间云雾缭绕。 未览林园胜,晴郊已散襟:还没游览到山林园圃的美景,阳光明媚的郊外景色就让人心旷神怡了。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秋日与友人游新城汪园时所作。首联写出游之始
秋日同金孝廉钟越游新城汪园五首 舍舟登彼岸,策杖踏秋原。 苔滑欹桥路,云生古寺门。 溪山娱老性,尊斝就名园。 持此幽偏意,应同静者论。 注释: 舍舟登岸,步行到了对岸;策杖,即拄着拐杖;秋原,秋天的原野。 苔滑欹桥路,云生古寺门。 苔滑,指苔藓附着在石上,使得行走变得困难;欹桥路,指倾斜的桥上布满了苔藓;云生,指天空中的云朵飘动起来;古寺门,指古老的寺庙门口。 溪山娱老性,尊斝就名园。 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