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闲留。
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
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
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

春日书怀

捧着檄文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闲留。

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

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

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

注释:

  1. 捧着檄文卢江空有愿:手里拿着公文,心中却希望着在卢江有所作为,但现实中却只能空有愿望。
  2. 一身京国怅闲留:身在京城(指朝廷),但因各种原因(如政见不合、权臣排挤等)而无所作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惆怅。
  3. 彩衣未遂阶前舞:原本穿着华丽的衣服,想在台阶前跳舞庆祝,但未能如愿。
  4. 白发重增塞上愁:年纪已长,白发增多,为边塞之上的忧愁而烦恼。
  5. 碧草何心荣客径:碧绿的草地怎么会关心客人行走的小径呢?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不理解或不满。
  6. 黄莺底事唤晴洲:黄莺为什么要在晴朗的日子里叫唤在平静的湖面上的洲渚呢?这里的“底事”是疑问词,表示不解之意。
  7. 百年马首终无角:比喻自己一生的努力和奋斗,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没有成果,就像马的头一样,最终没有长出角来。
  8. 出处频伤岁月流:因为政治上的挫折和失意,多次感到岁月如流水般逝去,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春日之际所感所思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开始两句“捧檄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闲留”便透露出诗人心中的迷茫。手中的檄文代表着一种期待和追求,而实际上,他只能在卢江这个遥远的地方实现这些愿望,身在北京的皇帝身边却感到无所事事。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两句更是将这种忧郁情绪推向了高潮。曾经满怀希望、梦想在宫廷中翩翩起舞的彩衣,如今只能在台阶前默默等待;而岁月无情地催人老去,白发也增加了许多。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两句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反衬人的情感。碧草无心于客人的行走小径,黄莺又何必在晴朗的日子里叫唤在平静的湖面上的洲渚呢?这种反问式的描绘方式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不理解和不满,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两句则是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就像一匹无角的马,虽然努力奔波却始终得不到认可和回报。同时,他也深感岁月的流逝是无法挽回的,这让他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和无奈。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深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