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凉露忽成啼,林远烟深望欲迷。
黄叶空山秋色里,断桥古渡夕阳西。
声闻已接犹难见,地步宁藏不肯低。
听汝去年曾醉后,黉宫松畔亦留题。
秋蝉
清风凉露忽成啼,林远烟深望欲迷。
黄叶空山秋色里,断桥古渡夕阳西。
声闻已接犹难见,地步宁藏不肯低。
听汝去年曾醉后,黉宫松畔亦留题。
注释与赏析
第1句
- 清风凉露:凉爽的风和清凉的露水。
- 忽成啼:突然开始鸣叫。
- 林远烟深:树林在远处被雾气笼罩,显得朦胧不清。
- 望欲迷:想要看得清楚却又看不清楚。形容视线被迷雾遮挡,看不真切。
第2句
- 黄叶:秋天特有的黄色叶子。
- 空山秋色里:在空旷的山中,秋天的颜色更加明显。
第3句
- 断桥古渡:破旧的桥梁和古老的渡口。
- 夕阳西:太阳向西落。
第4句
- 声闻:声音传得很远。
- 已接:似乎已经听到。
- 犹难见:仍然难以看到。
- 地步宁藏:脚步不愿低下。形容高傲或不愿意低头的样子。
第5句
- 听汝:指听蝉的声音。
- 去年:过去的一年。
- 曾醉后:曾经在醉酒之后。
第6句
- 黉宫:古代的学校,此处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学府。
- 松畔:松树旁边。
- 亦留题:也留下了题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通过描述秋风中的落叶、远处模糊的山林、黄昏时分的断桥古渡,以及蝉声和过往的痕迹,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的“声闻已接犹难见,地步宁藏不肯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坚持和高傲的态度,展现了一种独特的个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