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簪几日觅佳游,岁月推迁大火流。
出世襟期醇酎涤,隔帘葭菼御河秋。
修篁拂露侵宾座,旅雁含风过钓舟。
花事已阑时欲暮,愁听白纻满中洲。

【注释】

千荷庭:即荷花池塘。

盍簪(hé zān):何不摘帽,指不拘形迹地饮酒谈笑。几日:几天。佳游:美好的游兴。岁月推迁大火流:指时序已入秋。大火,指大火星,即心宿星。

出世襟期醇酎(zhòu)涤:指用醇酒洗涤俗尘。

隔帘葭菼(jiā tǎn)御河秋:隔着窗子看,看见芦荻和荻蔗。葭(jiā),一种植物。菼(tǎn),一种草。御河水指淮水。

修篁(xiū huán)拂露侵宾座:修长的竹子在月光下洒落着露珠,浸湿了客人的坐席。

旅雁含风过钓舟:成行的大雁带着微风飞过渔船。

花事已阑时欲暮:花儿已经凋谢,天色将要晚的时候。花事,指花开时节的事。阑,完、尽的意思。时欲暮,即将要天黑。

愁听白纻(zhù)满中洲:听着江面上飘来的《白纻》乐声。中洲,洲渚中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以时间为线索,由初到深秋,从早到晚,由白天到黑夜,把诗人的所见所感都写了出来。诗中所写景物虽美,但都是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是诗人心情的象征。

首联点题,“秋”字明示季节。诗人来到这个美丽的荷花池塘边,正好遇上荷花盛开的季节,于是他就兴致勃勃地找来了朋友喝酒作乐。“盍簪”,意为何不摘帽,表示不拘形迹。这里用来表示诗人对友人的邀请不加拒绝,很痛快地接受了邀请。

第二联写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情景,“岁月推迁大火流。”意思是说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太阳西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大火”是指心宿星,古人认为心宿星的颜色红得像火一样,因此称心宿为“大火”。“流”是移动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西坠到了西山之下,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晚霞。“大火流”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渲染了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第三联写宴会上的气氛和环境。“出世襟期醇酎(zhuǒ)涤”意思是说,大家在一起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聚之福。“醇酎”指的是美酒,“出世襟期”则指超脱世俗的心态。“隔帘葭菼御河秋”,意思是说,透过窗子看外面的风景,只见芦荻和荻蔗长得非常高,而且颜色翠绿;而远处淮水的河面在秋风中泛着微微的波浪。“葭”“菼”都是芦苇一类的东西。“御河”,指的是淮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诗人在这里写的正是这种情景。

第四联描写宴会上人们的心情和活动。“修篁拂露侵宾座”意思是说,在竹木丛生的地方,竹叶上的露水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给客人的坐席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旅雁含风过钓舟”,意思是说,一群群的大雁带着清凉的秋风飞过了渔夫的小船。“旅雁”指候鸟,“含风”指带有秋风,也就是带有凉爽的风。这两句诗描写了宴会上的一些活动场景。诗人用笔非常简练,但却把宴会上热闹的场面描绘得惟妙惟肖。最后一句“花事已阑时欲暮”,意思是说,花儿已经凋谢,天色将近傍晚。这里暗含的意思是说,宴会快要结束了。

最后一联“愁听白纻满中洲”,意思是说,听到那优美的《白纻》乐声在水面上回荡,心中不禁产生了惆怅之情。“白纻”,是一种乐器,又名“白纻舞”。这首诗写景抒情,通过对宴会上人们欢快的活动和宴会结束后人们离去的场景的描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