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超形声,天地亦渣滓。
幽居谢人事,澄虚窥至理。
菁华具灵明,生机梏经史。
湛然绝外缘,天怀契无始。
仁义窃虚名,翻为庸碌耻。
鸿蒙
大道超形声,天地亦渣滓。
幽居谢人事,澄虚窥至理。
菁华具灵明,生机梏经史。
湛然绝外缘,天怀契无始。
仁义窃虚名,翻为庸碌耻。
注释:
- 鸿蒙:宇宙初开,万物未生的状态,也用来形容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
- 大道超形声:大道超越了形声的束缚,即大道是超越一切形式和声音的。
- 天地亦渣滓:天地之间就像渣滓一样,形容天地的污浊与混沌。
- 幽居谢人事:隐居在深山中,远离世俗的人和事。
- 澄虚窥至理:清澈而虚空的内心去观察那些最深刻的道理。
- 菁华具灵明:精华部分蕴含着灵气与智慧。
- 生机梏经史:经史之中充满了生命的痕迹和活力。
- 湛然绝外缘:心境如水般清澈透明,远离了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 天怀契无始:与宇宙的本质相契合,理解了宇宙的开始。
- 仁义窃虚名:表面上追求仁义的道德,实际上却失去了真正的道德本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宇宙的起源、自然的状态、内心世界和道德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对“大道”、“天地”、“幽居”等词汇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和生命的哲学思考。同时,诗中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双重性,提示我们在追求道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本质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