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名众所趋,造物每深忌。
今古无幸邀,终有物败弃。
桃李艳春花,苔藓延秋砌。
飘飖风雪交,奄忽伤憔悴。
所以贤哲人,孳孳唯自励。
天命变崇朝,人心求万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注释和关键词分析每句诗的大意及作用,最后总结出全诗的情感。

此首小诗以“修名”为话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得失的看法,认为“今古无幸邀,终有物败弃”,即古今没有谁能够侥幸地得到荣誉与地位而长久保持,最终都将因为物欲而失败。这是诗人的感慨之言,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接下来四句描写了桃李、苔藓以及风雪等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孤洁。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贤哲之人,应该勤勉自励,奋发向上。最后一句“天命变崇朝,人心求万祀”更是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的重要性。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答案】

①诗句解释:万物生长,春花烂漫;苔藓滋生,秋叶凋零。②译文:我欣赏桃花李花的美丽(但),它们却因被人们攀折采摘,

而很快枯萎凋零。

③赏析:前两句写桃李的艳美与苔藓的苍然,后两句写飘摇于风雪之中的桃李,以及由此而生出的伤悲。

第四句“桃李”是比喻,诗人以桃李喻己,暗指自己的仕途。第五句“苔藓”是象征,诗人以“苔藓”来比喻自己内心的

空虚与贫瘠。第六句“飘飖”是形容自己身处逆境的无奈。第七句“奄忽”是形容自己衰老的悲哀。第八句“贤哲”是借代,指

那些贤能的人。第九句“孳孳”是动词,意思是勤奋努力。第十句“天心”,指天道,指人的命运。第十一句“求万祀”是名词,意

思是祈求万代。整首诗歌以“桃李”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