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亦不在天,鱼亦不在渊。
飞跃察春草,窗下呈机筌。
大哉造化心,万类无私偏。
天怀畅无碍,适意尽目前。
荆棘起方寸,兰蕙色不妍。
此中识真趣,悠然悟前贤。
【注释】
鸢:一种鸟类。鱼:指鱼鹰。察:观察。机筌:比喻事物的机要或诀窍。大哉:伟大啊。万类:各种事物。无私偏:公平,没有偏颇。天怀:自然的胸怀或性情。无碍:不受阻碍。适:适合。意:情趣。方寸(cuì):心口,指心中。真趣:真实的趣味。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译文
野鸟不在天上飞翔,水鱼不在深渊里游动。
它飞跃观察春天的草地,窗下展示它的机缘和诀窍。
大自然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而不偏私偏爱任何一类。
自然胸怀畅达,没有任何阻碍,只有适宜的事物才能显现在眼前。
荆棘生长在人的内心,而兰花蕙草的色泽并不鲜艳。
在这中间领悟了真正的意义,安闲自在地悟通了前人的高深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观物抒情之作。诗人以野禽、鱼类为比,写自己的心境与志趣。“鸢亦不在天,鱼亦不在渊。”这两句诗表明,作者认为天地之间,一切生物都在自由翱翔或自由游动之中,它们不会因受到拘束而感到痛苦。“飞跃察春草”,则说明他看到自然界中,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在生机勃勃地成长发展,都充满勃勃生机。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自由的追求之心,正表现在他的胸襟之中。
“窗下呈机筌”一句,进一步指出他的志趣所在。机筌是比喻学问和技艺的关键,也是指事物的关键所在。他追求的是学问,但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希望从中获得真理。“大哉造化心,万类无私偏。”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认为大自然的创造活动是没有私心的,它给万物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万物得以自由地生长和进化。“天怀畅无碍,适意尽目前。”这两句诗进一步说明他的追求是顺应自然的,是无所拘束的。他渴望能完全理解大自然的秘密,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荆棘起方寸,兰蕙色不妍。”“荆棘”在这里是比喻人内心的障碍和困难,“兰蕙”则是比喻人的美德和品质。诗人说,虽然人的心灵上也有荆棘丛生,但只要我们保持真诚善良的心态,就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获得美好的人生。“此中识真趣,悠然悟前贤。”最后,诗人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大自然的道理,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同时,他也认为,人们应该以自然为榜样,学习大自然的精神,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