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愚黔首,焚书坑诸儒。
扶苏谏不纳,远使西防胡。
鲍鱼一朝臭,贤嗣遭枉诛。
元凶得肆志,万姓怒已张。
英雄起草泽,嬴族遂灭亡。
祸机之所伏,天人岂渺茫。

【注释】

始皇:秦始皇。

黔首:古代对人民的一种谦称。

焚书坑儒:秦始皇下令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全部焚烧,又坑杀了许多儒生。

扶苏:秦始皇的儿子。

元凶:指秦朝的暴君秦始皇。

【赏析】

此诗是咏史之作,作者借古喻今,抒发了对秦始皇的强烈不满和深深的愤慨。

开头三句:“始皇愚黔首,焚书坑诸儒。” 意思是说始皇昏庸无道,把百姓当愚民来治理,又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把一些读书人活活地坑杀在咸阳城下。这两句以“始皇”为题,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始皇统治的残暴,也暗示了后来统治者的残暴。

中间四句:“扶苏谏不纳,远使西防胡。” 说的是扶苏劝谏始皇不要过分迷信武力,而应该重视人才和法制的建设,但是,秦始皇根本不听他的劝告,结果被蒙恬等人杀死在边疆上。

下面六句:“鲍鱼一朝臭,贤嗣遭枉诛。”“鲍鱼”,这里指鲍鱼,因为鲍鱼腐烂后散发出臭味。鲍鱼一死,它的后代就被人们所唾弃。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暗指那些奸臣小人一旦失去靠山,就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元凶得肆志,万姓怒已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奸邪的小人得到了他们的野心,使得老百姓愤怒不已。

最后四句:“英雄起草泽,嬴族遂灭亡。”“英雄”在这里指的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些忠贞的大臣,他们曾经起草过《奏议》,希望皇帝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但都被秦始皇所拒绝。而秦始皇身边的奸邪小人却得到了他们的野心。“嬴族遂灭亡”是指秦始皇家族最终走向了灭亡。

这首诗以“始皇”为题,通过描写秦始皇的统治手段和结果,揭示了他的错误和残暴,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奸邪小人的痛恨和对忠良大臣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