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合沓青巑岏,清溪一线流潺湲。战场中开五千步,蕲王曾此枭凶顽。
呜呼靖康之耻胡可舍,大宝窃据侪元奸。禁苑锢闭理亦得,尚恨南内非天山。
谁遣女将军,而达孟家蝉。临安城夜缒,瓜步江朝沿。
一日三百三日千,江淮义旅浃旬集,铁券迫赐徒尔然。
苗刘授首愤已雪,子雩议废宁非颠。古云孝薄厚于慈,今看慈薄孝可知。
黄龙痛饮已触忌,建储之请胡为乎。格天阁中片纸出,夜半真堕长城师。
清凉居士早知此,驴背青山看湖水。背嵬军散事无成,老卒看花叹晨起。

【译文】

青山环绕的渔梁城,青翠秀丽,清溪从山间蜿蜒而下。当年这里曾开战场,宋将李王在此击败了敌军。

可惜靖康之难不可忘记,元奸窃国大祸深重。虽然禁苑已经封闭,但仍然恨南内不是天山。

谁派遣女将军来讨伐?孟家的蝉鸣声凄厉。临安城的夜晚被缒下来,瓜步江畔朝霞映照。

一天三百三日三千,江淮一带义军聚集已久。铁券被迫赐给,只是徒然而已。

苗刘授首愤怒已消解,赵子雩议被废黜。古代说孝道胜过慈爱,现在看来慈爱胜过孝道。

黄龙痛饮触犯忌讳,建储之请又何必呢?格天阁中传来片纸,夜半真堕长城师。

清凉居士早已知道这些,驴背青山看湖水。背嵬军散事无成,老卒看花叹晨起。

【赏析】

本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诗人在江西上饶任江东提点刑狱公事时所作。诗前有自注“时方用兵淮西”,可知是写淮西战事。诗人以议论入诗,对当时政局表示了不满,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忧国之心。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写出了渔梁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开始议论当时的局势,指出了靖康之难不能忘记的事实,也讽刺了元贼的罪行深重。

诗人转向现实,描述了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他批评了朝廷中的一些大臣,认为他们的行为不符合孝道的要求。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他认为,只要坚持正义,就能够战胜邪恶势力,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深厚。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更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