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清兴发,探幽散尘悃。
本与青山邻,况兹良朋绻。
褰裳蹑危梯,侧身陟层巘。
苔滑露下深,天高云去远。
俯首眺南溟,浪阔鱼龙偃。
万古长鸿蒙,凭谁问混沌。
松风飒然至,众窍相往返。
平野驱波涛,群山奔蜒蜿。
震眩不可留,爽籁吹下坂。
携手歌归来,柴门月色晚。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登凌霄台
- 诗句:凌霄台
- 译文:登上了凌霄台。
- 注释:凌霄,指高高的塔楼或者高楼。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处的动作,展现了他对于这个场景的喜爱和兴奋。
- 中夜清兴发,探幽散尘悃
- 诗句:中夜清兴发,探幽散尘悃
- 译文:深夜时分,兴致勃勃地探索幽深的地方,散去了世俗的烦忧。
- 注释:清兴,指的是深夜时的一种愉悦的心情;探幽,指的是深入探寻幽深之处;尘悃,是指世俗的烦忧或烦恼。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时分的心境,他想要通过探索来摆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 本与青山邻,况兹良朋绻
- 诗句:本与青山邻,况兹良朋绻
- 译文:我与青山为邻,而且还有如此深厚的友情。
- 注释:本,指自身,这里表示与自己相邻的意思;青山,指远处的山峦;况兹,表示更加、更甚;良朋,指好朋友。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 褰裳蹑危梯,侧身陟层巘
- 诗句:褰裳蹑危梯,侧身陟层巘
- 译文:卷起衣角,踏上危险的阶梯,侧身攀援到高高的山峰。
- 注释:褰裳,卷起衣服;蹑,踏;危梯,指危险的楼梯或者台阶;层巘,指层层叠叠的山峰。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 苔滑露下深,天高云去远
- 诗句:苔滑露下深,天高云去远
- 译文:脚下的苔藓滑腻,露水从高处流下,天空很高,云朵飘得越来越远。
- 注释:苔滑,指苔藓上滑腻的露水;露下深,指露水从高处流下;天高云去远,形容天空的高远和云彩的飘渺。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 俯首眺南溟,浪阔鱼龙偃
- 诗句:俯首眺南溟,浪阔鱼龙偃
- 译文:低下头眺望南方的海洋,波浪广阔,鱼儿游动着。
- 注释:俯首,低头;眺,眺望;南溟,指南方的大海;浪阔,指波浪广阔;鱼龙偃,指鱼儿在水中翻腾的姿态。
-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 万古长鸿蒙,凭谁问混沌
- 诗句:万古长鸿蒙,凭谁问混沌
- 译文:天地间的历史漫长无边,谁能知道它的起源?
- 注释:万古长鸿蒙,指天地间的历史非常悠久;凭谁问混沌,指谁能知道它的起源?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起源的好奇和思考。
- 松风飒然至,众窍相往返
- 诗句:松风飒然至,众窍相往返
- 译文:松树之风飒然而至,许多孔洞相互往来。
- 注释:松风飒然至,指松树之风呼啸而来;众窍相往返,指许多孔洞相互往来。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松树风声呼啸的景象以及孔洞相互往来的情景。
- 平野驱波涛,群山奔蜒蜿
- 诗句:平野驱波涛,群山奔蜒蜿
- 译文:平坦的原野上驱散了波涛,群山蜿蜒曲折地延伸。
- 注释:平野,指平坦的原野;驱波涛,指驱散了波涛;群山,指群山;奔蜒蜿,指群山蜿蜒曲折地延伸。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原野上的波涛被驱散的景象以及群山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
- 震眩不可留,爽籁吹下坂
- 诗句:震眩不可留,爽籁吹下坂
- 译文:震撼眩晕的感觉令人无法停留,清爽的乐声从山下传来。
- 注释:震眩,指震撼眩晕的感觉;不可留,意味着无法停留;爽籁,指清爽悦耳的乐曲;吹下坂,指乐曲从山下传来。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原野上的感受以及乐曲的声音。
- 携手歌归来,柴门月色晚
- 诗句:携手歌归来,柴门月色晚
- 译文:手牵手唱歌回来,柴门旁的月亮已经偏西。
- 注释:携手,指手牵手;歌归来,指唱歌回来;柴门,指简陋的房屋门前;月色晚,指月亮已经偏西。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家的情景以及夜晚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