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无文字,何以书为。
既无臭味,何以钵为。
二老苍苍,相顾而𢼮。
有草可藉,有树可依。
皎皎白日,清风自吹。
闲云无约,到处相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题画罗汉》。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既无文字,何以书为。
“既无文字”表示罗汉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或语言来记录他的存在和经历。而“何以书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言表达方式的困惑和思考。
既无臭味,何以钵为。
“既无臭味”意味着罗汉没有产生任何可以闻到的气味,这暗示了他的超脱和清静。然而,“何以钵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罗汉会选择用一个钵子来装身?这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保持某种形式的洁净或尊严。
二老苍苍,相顾而𢼮。
这里描述了两个老者的形象,他们看起来年岁已高,彼此看着对方,可能是指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同伴。”𢼮”是一种古老的礼仪,可能用于表示尊敬或是哀悼。
有草可藉,有树可依。
这句话表明罗汉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庇护的地方,如草地和树木。这反映了佛教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皎皎白日,清风自吹。
“皎皎白日”形容的是明朗的天空和明亮的阳光,可能是为了象征光明和智慧。而“清风自吹”则是说自然的风在吹拂,象征着宁静和自由。
闲云无约,到处相随。
“闲云无约”描绘了天空中飘浮的云朵没有特定的目的地,自由自在地移动。这可能象征着罗汉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赏析:
贾岛的《题画罗汉》通过描绘一幅罗汉画,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超脱境界的理解。诗中的罗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或声音,但他的存在和行为却可以通过周围的景象来体现。诗人通过对罗汉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生活和修行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