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一石,就之欲眠。
岩草拥后,松风落前。
西方东土,山隈海边。
有此乐国,可以永年。
如水出泉,清不费钱。
梧桐一叶,临秋翩翩。
【注释】
题画罗汉: 题:题写。罗汉:佛教中指释迦牟尼的弟子们。这里指画中人物。
偶逢:偶然遇到。石:山石,即“顽石”。
就之: 靠近他(指画中的罗汉)。
欲眠: 好像想要睡觉似的。
岩草拥后,松风落前: 在岩石的后面有茂盛的草木,前面有松树和风。
西方东土:佛教称东方为“净土”、西方为“极乐世界”,故以“净土”和“极乐世界”代指佛国。
山隈海边: 山弯里,水边。隈:山弯里的凹处。
有此乐国,可以永年: 有了这样的快乐国土,可以永远地生活在其中。
如水出泉,清不费钱: 如同泉水从山上流出,清澈透明,不需要花费钱财。
梧桐一叶,临秋翩翩: 梧桐树只有一片叶子,到了秋天,随风飘飞。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画中罗汉的形象。首句“偶逢一石,就之欲眠”写的是画中的一个人物正坐在一块巨石上,似乎在打盹。次句“岩草拥后,松风落前”写的是岩石的背后长满了草木,前面有松树的风吹过。第三句“西方东土,山隈海边”写的是这幅画描绘的是西方的净土(或极乐世界)和东方的尘世。第四句“有此乐国,可以永年”写的是有了这样快乐的国土,就可以永远地生活在这里。第五句“如水出泉,清不费钱”写的是这幅画的水清澈透明,不需花费钱财。第六句“梧桐一叶,临秋翩翩”写的是一幅画中,梧桐树上的一片叶子正在秋风中飘飞。整首诗通过描述画中罗汉的形象及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