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暮黄牛,云水匆匆漫洗愁。
佳节思亲便西笑,大江拒石不东流。
文章有用期前路,家国无依剩此舟。
野艾山榴空自好,怜他风露满汀洲。

【解析】

此诗是杜甫流寓梓州(今四川省三台)时作的。天中节,即端午节,唐代以夏历端午为“天中节”。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黄牛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此二句说:早晨离开白帝城晚上来到黄牛山。匆匆忙忙,云水漫过,洗去愁闷。

佳节思亲便西笑,大江阻石不东流。

节日里思念家人便向西笑。大江阻拦石头不向东流。这两句写诗人在节前思乡之情。“西笑”,犹言“西望”。李白《菩萨蛮》词:“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陆欲倾东海水,君山一跳碧波里。”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杜甫用李白诗意,以“西笑”形容诗人此时的心情。“大江阻石不东流”,语出屈原《哀郢》:“楚国之势横于天下,予不忍为此态也。”意思是说:大江阻挡着岩石,不让它往东流。这句也是用典,借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文章有用期前路,家国无依剩此舟。

文章虽然有用,但前路茫茫,国家无依,只有乘此小舟归去。这一句,诗人由思乡而想到自己的处境,感到前途渺茫;由自身而想到国家的命运,深感责任重大。“家国无依”,指唐王朝覆亡已久,国家无主,人民失所。“剩此舟”,指诗人自己。诗人用“家国无依”、“剩此舟”来表示对国事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野艾山榴空自好,怜他风露满汀洲。

野艾山榴,即野艾花、野石榴,俗名木莲、红踯躅,一种灌木。山榴,即山榴花,俗名杜鹃花。这两句写诗人在节后所见景色。“空自好”,指野艾花、野石榴等野草野花虽然美丽可爱,却无人欣赏,徒自生长而已。“怜他”,是爱怜的意思。“风露满汀洲”,是说晚来的游子,带着一路的行装,在江边沙滩上歇脚。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节后见到的景色。作者从自己的身世遭遇出发,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富有感情色彩。

【赏析】

本诗是杜甫流寓梓州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旅途见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首联起笔突兀,白帝城与黄牛山,都是蜀地名胜。诗人清晨离开白帝城,夜晚抵达黄牛山下。他乘舟顺流而下,心情舒畅,一路上云水浩翰,把郁积心头的愁绪冲淡了。颔联紧承首联而来,写诗人节前的思乡之情。“西笑”,犹言“西望”。“大江阻石不东流”,“阻”是阻塞的意思。诗人由“思亲”进而想到国家的命运,因而发出感慨:“文章有用期前路”,国家需要人才,诗人应当为国尽瘁。尾联写诗人在节后所见景色。“野艾山榴”两句,写沿途所见的花草,虽美而无人赏识;“怜他”二字,暗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边休息时看到的景象,他带着行囊,在江边的沙滩上歇脚。“怜他风露满汀洲”,既点出节后,又暗示着诗人的漂泊生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