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蝉断续吟,夕阳乱明灭。
雨气集空林,揽之有余热。
悠悠一寸心,事事郁相结。
复此多炎凉,何处生分别。
腥风吹断虹,云腰又中截。
【注释】
癸亥:农历六十日。夏,指夏季。徂:到,往。偶有所得:偶然有所体会。汇而录之:把心得汇集记录下来。无次序:没有条理。亦不标题:也不给诗题。其二:第二首。老蝉断续吟:长鸣的知了断断续续地叫着。夕阳乱明灭:夕阳在天空中忽明忽暗。雨气集空林:雨水的气息凝聚在树林间。揽:用手捧。余热:还带有余温。悠悠一寸心:心中的思绪飘荡。事事郁相结:事事萦绕心头,相互纠缠。复此多炎凉:又有许多冷暖变化。何处生分别?哪里会有离别呢?腥风吹断虹:血腥的狂风吹断了彩虹。云腰又中截:云彩腰间又被打断。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诗人用“癸亥”标明是夏秋之交,以“自夏徂秋”表明时间,又以“偶有所得”表示心情的轻松愉快。他把自己偶尔有所得的一点心得,不拘形式、不立题目地记录下来,然后才想到要为它起个名字。
开头二句写蝉声与夕阳,一静一动,构成一幅图画。“断续”、“乱明灭”,表现蝉声的长短不一和时断时续;“夕阳”、“明灭”,则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变幻莫测。这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心境表露出来。
三、四句写自己对自然界的感受。“雨气”、“揽之有余热”,说明诗人在雨后漫步山林,手执雨伞,深感受着山林中的余热。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也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五、六句是全诗的重点,写诗人内心的感受。“悠悠一寸心”,是说自己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事事郁相结”,是说这些感慨都萦绕在心头,相互缠绕。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受。“复此多炎凉”,是说世间的事情总是变化无常。“何处生分别?”是说哪里还会有离别呢!这一句是说世事多变,人事易分,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历代学者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伤世”(见《文苑英华》引《唐人纪事》),有人认为是“感秋”(见王夫之《姜斋诗话》)等等。从诗意来看,似乎可以断定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写,因为诗中提到“老蝉断续吟”,这是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的写照,而且诗中的许多感慨也都透露出作者年老体衰、多愁善感的特点(如“雨气”、“余热”、“悠悠一寸心”等)。但是,诗中的“炎凉”、“分别”等词语,却并不符合于作者晚年的思想感情,而是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由此可见,诗人晚年所写的诗歌,往往具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