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夜泉,琤若雨声碎。
不知一片月,已上啸台背。
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
湖云碧丁烟,因风荡为籁。
相将沿堤去,步入空明内。
俯仰寒苍然,清气不可界。
且与夜渔人,伫立听石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百泉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美。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天风吹夜泉,琤若雨声碎(译文): 夜晚的风轻轻吹过,泉水在风中叮咚作响,仿佛是雨点落在地面上的声音。
- 注释: “天风”指夜晚的微风,“夜泉”可能指的是夜间的山泉。
- 赏析: 通过“天风吹夜泉”这一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凉爽与舒适。
- 不知一片月,已上啸台背(译文): 抬头望去,只见月亮高挂在夜空中,它似乎已经爬上了啸台的背面。
- 注释: “啸台”可能是一个观景台或者高地,诗人在此欣赏夜景。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 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译文): 远处的山峰在清晨时分变得苍白,树木的绿叶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 注释: “白于晓”意为在清晨时分变得苍白。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叹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 湖云碧丁烟,因风荡为籁(译文): 湖面上的云彩呈现出碧绿色,随风飘动,仿佛是烟雾缭绕一般。
- 注释: “丁烟”可能是指细长的云丝,随风飘散的样子。
- 赏析: 这句诗以细腻的语言捕捉了湖面上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珍视。
- 相将沿堤去,步入空明内(译文): 我们沿着堤岸继续前行,直至走入了一片空旷明亮的地方。
- 注释: “相将”表示相互陪伴,“步入”则意味着深入探索或进入。
- 赏析: 通过这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探寻未知领域的热情和好奇心。
- 俯仰寒苍然,清气不可界(译文): 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都能感受到一股清凉的气息,它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 注释: “俯仰”指的是上下的动作,“清气”指清新的空气。
- 赏析: 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且与夜渔人,伫立听石濑(译文): 我有幸与夜渔人一起站在石濑旁,聆听着那潺潺的流水声。
- 注释: “且与”表示有幸与之相伴,“伫立”意为站立不动。
- 赏析: 通过这句诗,诗人展示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