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不尽山,归入无底谷。
谷中鸣百雷,谷外攒苍玉。
有呼响必应,环合城墉束。
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
再坠再飞起,汇此两潭绿。
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
满壁蛟螭痕,泉声寒佛屋。
客踞潭中砥,僧入帘中瀑。
四面和松涛,诸天奏琴筑。
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烛。
何时起行雨,一洗苍生溽。
【译文】
石门洞瀑布,从不尽的山中流出,归入无尽的谷底。
山谷间回响着如同雷鸣般的轰鸣,山外却堆积着如玉般洁白的雪。
有呼唤必应和回应的声音,环绕合抱的城壁将声音束住。
大瀑布劈天而下发出巨大的响声,高达千丈的峭壁上如同被覆盖。
瀑布再跌落再飞起汇聚成两个潭水清澈碧绿。
瀑布的雄壮豪迈化为清泚之流,苍翠的植被围绕在寒气肃杀之中。
满壁都是蛟螭留下的踪迹,泉声仿佛佛屋中的寒音。
游人盘踞在潭中砥砺,僧侣进入帘幕中欣赏瀑布。
四周是松涛的和声,天空仿佛在奏响琴瑟般的音乐。
神奇的神物在潭中嬉戏,深夜时分如同上烛一样明亮。
何时才能兴起一场降雨,一扫人间的湿热与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石门洞瀑布的诗,诗人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对石门洞瀑布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石门洞瀑”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石门洞瀑布的壮观景象。他写道:“来从不尽山,归入无底谷。”这句诗描绘了瀑布从高不可攀的山上奔腾而下,最终消失在深邃的山谷之中的景象。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声音和形态。他写道:“谷中鸣百雷,谷外攒苍玉。”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和周围的自然景色。他写道:“有呼响必应,环合城墉束。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这句诗则描绘了当瀑布发出声响时,仿佛整个城市都为之震动的景象。
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瀑布的下游。他写道:“再坠再飞起,汇此两潭绿。”这句诗描绘了瀑布再次落下后又飞起,最终汇入两个清澈的潭水之中的情景。
诗人又通过自己的想象,将瀑布拟人化,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他写道:“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满壁蛟螭痕,泉声寒佛屋。”这些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如同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勇敢地冲向前方,身后留下一道道痕迹;同时,它也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周围的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石门洞瀑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