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月色静如秋,空向云堂照独愁。
隔水歌声来远艇,断桥镫火出高楼。
支离瘦骨千峰下,潦倒春心五夜头。
遥忆竹林诸旧侣,梦魂曾否到沧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山中夜坐有怀同学诸子》。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首联:“一江月色静如秋,空向云堂照独愁。”
- 注释:江水宁静如秋天般平静,月光映照着空旷的云堂,只我一个人感到忧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秋”与“月”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郁。同时,“空向云堂照独愁”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尽管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二、颔联:“隔水歌声来远艇,断桥镫火出高楼。”
- 注释:远处传来的歌声从水路传来,穿过层层山峦;断桥上灯火通明,照亮了高楼。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隔水歌声来远艇”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而“断桥镫火出高楼”则展现了繁华都市的热闹场景。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三、颈联:“支离瘦骨千峰下,潦倒春心五夜头。”
- 注释:我瘦弱的身体支撑着千座山峰,春天的心情却如同漂泊不定的船只在风浪中摇摆。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支离瘦骨”形容身体瘦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潦倒春心”则指心中满是失意和迷茫。通过比喻手法,诗人将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辛酸。
四、尾联:“遥忆竹林诸旧侣,梦魂曾否到沧洲?”
- 注释:我遥想过去与同学们共度的竹林时光,他们是否也在梦中来到这片美丽的沧洲?
- 赏析:尾联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怀念。诗人通过回忆与同学们在竹林中的欢聚时光,以及他们在梦中相会的情景,展现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和逃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矛盾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