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夫催晓发,驰逐声辚辚。出门不一里,已到沂水滨。
四鼓月未落,水面如铺银。水月一色白,天宇无纤尘。
确{石荦}水底石,踯躅车下轮。人力费推挽,马足犹逡巡。
及兹感行役,不如乐暮春。举头见明月,曾照狂歌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作者夜渡沂水时所见的月夜美景和行役之苦,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仆夫催晓发,驰逐声辚辚。出门不一里,已到沂水滨。”第一句交代了出行的时间和原因;第二句写出发后很快便到达了目的地;第三句点明地点,为下文描写沂河夜色做铺垫。

“四鼓月未落,水面如铺银。水月一色白,天宇无纤尘。”前两句描写了月光照耀下的沂水景象,写出了月亮高悬于天空,映照在河水上的情景。“水月一色白,天宇无纤尘”一句,既写出了月光洒满整个沂水,也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洁白无暇,同时,也写出了天空没有一丝浮云,非常干净。

“确{石荦}水底石,踯躅车下轮。人力费推挽,马足犹逡巡。”第四句写了水中的石头,第五句写了马车行驶的情景。“人力费推挽,马足犹逡巡”,写出了作者行走艰难,马走得慢的情形。

“及兹感行役,不如乐暮春。举头见明月,曾照狂歌人。”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及兹感行役,不如乐暮春”两句,表明自己因行役之苦而感到悲哀,但想到暮春时节的美好时光,又觉得还是快乐地度过人生为好。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富有真情实感。

【答案】

(月夜渡沂水)

仆夫催晓发,驰逐声辚辚。出门不一里,已到沂水滨。

四鼓月未落,水面如铺银。水月一色白,天宇无纤尘。

确{石荦}水底石,踯躅车下轮。人力费推挽,马足犹逡巡。

不如乐暮春。举头见明月,曾照狂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