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指云根,云是朱勔剩。艮岳今劫灰,名山永留镇。
吾亦旅泊人,长歌等鸿印。

【注释】

山人:隐士。艮岳:宋徽宗于政和年间所建的行宫,在今河南开封市北。云根:指山峰。朱勔(yǎn):北宋末年权臣。剩:遗留下来的东西。艮岳今劫灰:指艮岳已被毁。名山永留镇:名山即著名的山,这里指五台山。镇:守护。长歌等鸿印:指游人在山上吟诗作赋,如鹤鸣九天,声传四海,留下千古佳篇。

【赏析】

此诗描写了游人登临五台山,欣赏奇峰怪石,吟咏名胜古迹的壮丽情景和豪迈情怀。首句“山人指云根”,表明游人已登上高峻险峻的山顶。“山人”,指隐士;“指云根”,说明隐者站在山巅,指点着云雾缭绕的山峰,似乎云气都聚拢在山根。二句“云是朱勔剩”,说这云雾是宋代权臣朱勔遗留下来的。这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又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沧桑之感。三句“艮岳今劫灰”,写五台山曾经遭受兵燹之灾,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成为一片焦土。四句“名山永留镇”,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赞美之情。名山,指的是有名的山;“镇”有守护、安息之意,此处也用做动词,表示名山永远地存在。“永留镇”,意味着名山永存,为世人所怀念。五句“吾亦旅泊人”,表明诗人自己也是旅行漂泊的人。“旅泊”,指寄寓他乡,四处流浪。六句“长歌等鸿印”,是说自己在名山游览时,放声高歌,其声音像大雁的飞翔那样远扬,传遍四方。“等鸿印”,典出《汉书·郊祀志》:“齐郡上言,泰山下东莱,复见黄龙,一角,走入成山中。”后因以“鸿印”喻传诵不朽的著作。尾句“长歌等鸿印”,与开头呼应,进一步渲染了作者豪放洒脱的情怀。

全诗意境宏大,气势雄浑,语言质朴而不失华美,既有豪迈激昂的气概,又有深沉含蓄的意蕴,读来令人神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