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今已撤重围,帐下偏裨着锦衣。
鸿雁远传霜信至,鹭鸶低傍水田飞。
渐看废垒生秋草,何处寒砧捣夕晖。
多少故人明月夜,相思相望未言归。
秋感
秣陵今已撤重围,帐下偏裨著锦衣。
鸿雁远传霜信至,鹭鸶低傍水田飞。
渐看废垒生秋草,何处寒砧捣夕晖。
多少故人明月夜,相思相望未言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宁静画面,通过具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见的渴望。诗中的“秣陵”指的是南京,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诗人通过对南京城秋季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秣陵今已撤重围”,意味着在秋天的时候,曾经紧张对峙的局势已经结束,战争的硝烟散去。这里的“撤重围”暗示了和平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安宁。然而,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绘了“帐下偏裨著锦衣”的景象,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战事结束后的奢华与荣光,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颔联“鸿雁远传霜信至,鹭鸶低傍水田飞”则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面。鸿雁和鹭鸶作为候鸟,它们的行为成为了季节变迁的使者。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美好。同时,这些自然元素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颈联“渐看废垒生秋草,何处寒砧捣夕晖”转入更为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的目光逐渐转向那些荒废的堡垒和遍地的秋草,这些荒凉的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在“何处寒砧捣夕晖”中,诗人通过声音的描写来增强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思念与期盼。
尾联“多少故人明月夜,相思相望未言归”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好友的深情怀念。明月之夜常常让人想起远方的朋友,而这种无法言说的思念和等待则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深化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