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癸丑春二月,天狗堕地来朱方。
卓然有士年八十,姓戴名澧颀而长。
平生好学精篆隶,古文一册垂光芒。
踽凉宜入独行传,耻与流俗相低昂。
忽闻城陷泪横臆,灭寇无术心回遑。
呜呼彭咸古来有,誓往从之归帝乡。
招魂祭葬衣冠在,翩然披发下大荒。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戴澧的怀念和哀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首句“岁在癸丑春二月,天狗堕地来朱方”描述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癸丑年是指唐朝的武德五年,也就是公元622年,而朱方则是当时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天的安徽合肥。这句话暗示了戴澧是在这一年春天的时候被害的。
“卓然有士年八十,姓戴名澧颀而长”,描述了戴澧的外貌和年龄。卓然有士表示戴澧是一位有才华、有德行的人,而八十岁则暗示了他的高龄。他个子高大、身材修长,这是对他外貌的描写。
第三句“平生好学精篆隶,古文一册垂光芒”,描述了戴澧的学习经历和成就。他喜欢学习,精通篆隶,这是古代的一种书法,而古文则是古代的文学作品,一册古文意味着他的学识渊博,可以照亮别人。
第四句“踽凉宜入独行传,耻与流俗相低昂”,描述了戴澧的性格和志向。踽凉表示孤独、高洁,宜入独行传则表示他适合成为历史记载中的典范。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和精神。
第五句“忽闻城陷泪横臆,灭寇无术心回遑”,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力感。忽然听到城池被攻破的消息,让人悲痛欲绝,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灭寇无术则表明了他对此无能为力。
第六句“呜呼彭咸古来有,誓往从之归帝乡”,是对戴澧的赞美和哀悼。彭咸是古代的一个贤者,他的事迹一直被传颂。戴澧也有着类似的品质,他决心追随彭咸,回到理想的故乡。
最后一句“招魂祭葬衣冠在,翩然披发下大荒”,描述了戴澧的葬礼和他的遗愿。他的尸体已经被安葬,但他的精神仍然活着。他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他的品德,继续传播他的思想和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戴澧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