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
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注释:

戊戌:指农历的九月。八月:指阴历的七月。

感事:感慨往事。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意思是说,当官的人追求治理国家,结果却反而获罪,明智的人反而错爱了人才。

伏尸名士贱:指的是被杀死的名人。

称疾诏书哀,燕市天如晦:是指有人生病请假,皇帝下诏哀悼。燕市:指当时的长安城。

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是指朝廷中的官员又来请求辞职。宣南:指京城长安。

莫遣才心灰:意思是不要让我的才志被消磨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戌年八月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对政治清明、人才得到重用的期望。诗中表达了对当权者的错误用人观念的不满,以及对政治清明、人才得到重用的渴望。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他对政治清明、人才得到重用的期待。

诗人感叹的是“求治翻为罪”,意思是说,当官的人追求治理国家,结果却反而获罪。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对当权者的一种讽刺和批评。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清明、人才得到重用的期待。

“明时误爱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智的人反而错爱了人才。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权者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当权者的用人观念是错误的,他们应该尊重人才,而不是错杀或错用人才。

“伏尸名士贱”和“称疾诏书哀”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人的轻视和漠视。在这里,诗人用“伏尸名士”来形容那些被杀害的名人,用“称疾诏书哀”来形容那些因病请假的官员。这些都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

“燕市天如晦”和“临河鸣犊叹”两节诗反映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无奈和愤慨。在这里,“燕市”指的是当时的长安城,“天如晦”形容政治黑暗,“鸣犊叹”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无奈和愤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政治清明、人才得到重用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