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陈时务学严安,朱虎夔龙兴未阑。
诸夏度支忧绠短,九秋缯纩挟衣单。
星瞻华盖光芒动,灰出昆明劫火残。
珍重鹰扬期晚节,崧高相待颂良翰。
这首诗的作者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老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进士。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晁补之、张耒、秦观齐名。他擅长词赋,尤工小令,作品多抒发壮志不酬的感慨和对生活琐事的细致观察。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漫陈时务学严安,朱虎夔龙兴未阑。
- “漫陈时务”,意为随意地陈述当前的事务,这里指作者对时事的关心和思考。
- “学严安”,指学习古代严光隐居的故事,严光曾在汉光武帝手下担任过官职,后来却选择在家乡垂钓自娱。
- “朱虎夔龙”,用来形容人才出众,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朱鸟和麒麟,象征着高贵和吉祥。
- “兴未阑”,表示兴盛还没有结束,暗示着国家和社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 诸夏度支忧绠短,九秋缯纩挟衣单。
- “诸夏”,指的是中国各地,泛指天下。
- “度支”,指财政,引申为管理国家的重任。
- “忧绠短”,比喻国家的财政困难,绠是井绳,象征财政紧张。
- “九秋”,指秋天,这里用来指代年岁已高的老人。
- “缯纩”,即丝棉,用来比喻衣服。
- “挟衣单”,意味着老人穿着薄衣服,形容生活的艰苦。
- 星瞻华盖光芒动,灰出昆明劫火残。
- “星瞻”,意为仰望星辰,比喻关注国家大事。
- “华盖”,指星宿,这里用来象征朝廷或者国家。
- “光芒动”,形容国家的繁荣昌盛,光芒四射。
- “昆明劫火”,指历史上的战乱,昆明池曾经发生过大火,这里的“劫火”隐喻着战争的破坏。
- “灰出”,比喻战乱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 珍重鹰扬期晚节,崧高相待颂良翰。
- “珍重”,意为重视,珍惜。
- “鹰扬”,形容人英姿勃发,有雄心壮志。
- “期晚节”,意思是期待自己能在晚年展现出高尚的品德。
- “崧高”,指周朝的姬姓诸侯国——申国的国君周宣王,他的名字中的“周”是周朝的意思,而“宣”则是光明、盛大的意思,因此“崧高”常用来比喻贤明的君主或高尚的人。
- “颂良翰”,意为赞美美好的文采和才华。
- 整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困苦以及个人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