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忆垂髫十五时,一篇大孝论能奇。
谁言后死无穷感,惭负先生远到期。
得志当为天下雨,流年已似手中蓍。
春申浦口春无际,独对繁花有所思。

诗句释义

  1. 尚忆垂髫十五时,一篇大孝论能奇。
  • “垂髫”指的是儿童时期,即头发垂至肩的年纪。”一篇”可能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首诗。”大孝论能奇”中的”大孝”表示深厚的孝道,而”能奇”则意味着这篇文章或这首诗的内容非凡,令人惊奇。
  1. 谁言后死无穷感,惭负先生远到期。
  • “后死”可能指的是死后的思念或是对生命的感慨。”无穷感”表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深情感。”惭负”表示感到惭愧,辜负了某事或某人的期望。”先生”是对沈涛的尊称。”远到期”可能是指沈涛已经去世或者即将离世。
  1. 得志当为天下雨,流年已似手中蓍。
  • “得志”可能是指成功或实现愿望。”天下雨”在这里可能比喻恩泽或帮助,就像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流年”可能是指时间流逝或岁月。”手中蓍”中的”蓍”是一种古代用作占卜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着命运或未来的预测。
  1. 春申浦口春无际,独对繁花有所思。
  • “春申浦口”是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春无际”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限的美好感受。”独对繁花有所思”中的”繁花”指春天的花朵,而”有所思”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或怀念着什么。

译文
回想起十五岁时,我写下的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让人惊叹不已。谁能说生命的终结带来的无尽思念呢?我深感惭愧,因为我辜负了先生的期望,未能让他看到自己的成就。当我达到目的之时,愿像天空中的细雨一样滋润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如同手中的蓍草,见证了无数变迁和未来。春天的浦口春色无边,我在繁花之中独自沉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少年时期的孝道文章和对生命、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承诺。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垂髫”、“大孝论能奇”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同时,诗歌也蕴含了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无情的哲思,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