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垣外缭绕,广袤十里强。
网罗极飞走,动植各有疆。
仲春遘时雨,蜀黍亦插秧。
伟哉造化力,长养赅百昌。
生理谅在兹,谁谓劣者亡。
吾闻古褉事,所以祓不祥。
微生逢揖让,岂复忧祸殃。
门户化胶漆,荆棘成康庄。
宇宙亦已广,形骸恣放浪。
寄谢来游者,一举宜百觞。
首先给出原诗:癸丑上巳梁任公褉集万生园,分韵流觞曲水四首。
短垣外缭绕,广袤十里强。
网罗极飞走,动植各有疆。
仲春遘时雨,蜀黍亦插秧。
伟哉造化力,长养赅百昌。
生理谅在兹,谁谓劣者亡。
吾闻古褉事,所以祓不祥。
微生逢揖让,岂复忧祸殃。
门户化胶漆,荆棘成康庄。
宇宙亦已广,形骸恣放浪。
寄谢来游者,一举宜百觞。
下面是对应的译文:
癸丑年上巳节,梁任公在万生园聚会,分韵吟咏曲水流觞之乐。
围墙外面环绕着,广阔无际约十里。
网罗捕捉飞走的小动物,动植物都有生存空间。
正当仲春时节降下及时雨,蜀黍也开始插秧。
伟大的自然力量啊,养育着万物繁盛昌隆。
人们依赖这样的自然规律,谁说弱者就会消亡?
我听说古人有划船宴饮习俗,是为了驱除不祥之气。
微小的生命也得以互相谦让,哪里还会忧虑灾祸的降临?
门庭如同胶漆一样紧密团结,荆棘丛中也能行走康庄。
宇宙如此辽阔广大,人的身体可以尽情畅游。
向来访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大家一起欢饮畅谈。
注释与赏析:
- 癸丑年上巳节: 癸丑指的是农历年份。上巳节是古代的一个节日,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举行。这个节日源于中国古代对水神和龙王的祭祀,以祈求水神和龙王保佑农业丰收和风调雨顺。
- 梁任公: 指梁章钜(1773-1849),清代政治家、学者。任公是他的字。
- 褉集: 褉是一种古代的船只,这里指划船饮酒作乐的活动。
- 万生园: 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位于今天的北京或其他地方,是一个园林胜景。
- 分韵: 将诗歌分成不同的韵脚进行吟诵,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的常见活动。
- 流觞曲水: 这是古代的一种宴会形式,参与者各自持杯行酒令,酒杯中的酒会从上游流下,谁的酒杯先到某处,就轮到谁喝酒。
诗句释义:
- “短垣外缭绕,广袤十里强”:描述了万生园外的围墙外面环绕的情况,强调了其广阔的范围,大约十公里左右。
- “网罗极飞走,动植各有疆”:描绘了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场景,各种小动物都在各自的领地自由生活。
- “仲春遘时雨,蜀黍亦插秧”:春天到来时下了及时雨,蜀黍(一种谷物)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种植。这里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
- “伟哉造化力,长养赅百昌”:赞叹自然界的伟大能力,能够持续地养育万物。
- “生理谅在兹,谁谓劣者亡”:生命的意义在于适应自然,不强求自己,不强求环境,不强求他人。这里的“理”可能是指自然的规律或道理。
- “吾闻古褉事,所以祓不祥”:通过古代褉集的故事来表达驱鬼避邪的意愿。褉集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通过这种仪式希望驱散不祥之气。
- “微生逢揖让,岂复忧祸殃”: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有相互尊重的空间,不用担心会受到伤害或灾难。
- “门户化胶漆,荆棘成康庄”:比喻人际关系和谐,就像门窗被涂成相同的颜色一样,没有冲突;荆棘丛生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道路。
- “宇宙亦已广,形骸恣放浪”:形容世界广阔无边,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 “寄谢来游者,一举宜百觞”:向来访的朋友表示感谢并邀请他们一起举杯畅饮。
这首诗通过描写万生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和谐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聚会的社交活动和文化传统。